1.综合题- (共3题)
1.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改革不合时宜的旧制度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
材料二 清朝从康照到乾隆这一百多年里,中央政府一方面通过武装或和平方式平定边疆騷乱,另一方面在边疆设置了一系列管理机构,使中央对边疆的统治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阶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对边疆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统治的表现及影响。
材料三 1884年,日本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在《必须摒斥清国风》中写道“中国的知识分子满脑子儒家思想,对西洋文明不感兴趣,他们即使看到了西洋的船拍器械等科技产品,也不为所动,觉得那只是夷狄的奇技淫巧,没什么大不了。…西洋文明的流入并没有对中国产生思想上的根本变化。…中国引进了西洋文明的肤浅外观,日本则引进了西洋文明的深层内涵,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文明化脚步如此迟缓…
(3)据材料三,福泽谕吉认为中国的文明化脚步迟缓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明确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4)据材料四,概括邓小平对证券、股市的看法。
材料一 商鞅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改革不合时宜的旧制度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
材料二 清朝从康照到乾隆这一百多年里,中央政府一方面通过武装或和平方式平定边疆騷乱,另一方面在边疆设置了一系列管理机构,使中央对边疆的统治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阶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对边疆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统治的表现及影响。
材料三 1884年,日本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在《必须摒斥清国风》中写道“中国的知识分子满脑子儒家思想,对西洋文明不感兴趣,他们即使看到了西洋的船拍器械等科技产品,也不为所动,觉得那只是夷狄的奇技淫巧,没什么大不了。…西洋文明的流入并没有对中国产生思想上的根本变化。…中国引进了西洋文明的肤浅外观,日本则引进了西洋文明的深层内涵,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文明化脚步如此迟缓…
(3)据材料三,福泽谕吉认为中国的文明化脚步迟缓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明确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4)据材料四,概括邓小平对证券、股市的看法。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1)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
: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道路:开创了一条 。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2)材料二,列举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中的壮举。
材料三 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据材料三,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此后,我国领导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5)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材料一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1)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
: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道路:开创了一条 。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2)材料二,列举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中的壮举。
材料三 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据材料三,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此后,我国领导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5)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3.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624年,英国法律就明确规定:把专利权授予最早的发明者。到1851年,英国总共领发了13023项专利,促进和保护了私人发明。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通过自己的实践,沟通了技术和科学之间的鸿沟,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1)据材料,分析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的原因。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草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制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毫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三 工业4.0是2011年4月德国政府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2014年11月中德双方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该领域的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业4.0的科技基础是什么。你认为德国工业4.0战战路对中国发展有何启示?
材料四 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宣布将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关税,“涉及到的中国出口商品可能将达500亿美元,可能包含多达1300种商品”。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近40年来,中美经贸合作给两国提供了巨大市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非常可观地降低了美国家庭的平均开支负担。
(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
材料一 早在1624年,英国法律就明确规定:把专利权授予最早的发明者。到1851年,英国总共领发了13023项专利,促进和保护了私人发明。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通过自己的实践,沟通了技术和科学之间的鸿沟,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1)据材料,分析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的原因。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草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制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毫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三 工业4.0是2011年4月德国政府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2014年11月中德双方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该领域的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业4.0的科技基础是什么。你认为德国工业4.0战战路对中国发展有何启示?
材料四 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宣布将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关税,“涉及到的中国出口商品可能将达500亿美元,可能包含多达1300种商品”。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近40年来,中美经贸合作给两国提供了巨大市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非常可观地降低了美国家庭的平均开支负担。
(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
2.选择题- (共19题)
6.
在1872年----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他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物而开办。这里的“洋务”是指
A.兴办民用工业 | B.创办军事工业 |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 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
7.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有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背景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B.五四运动的爆发 |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D.红军长征的结束 |
8.
有学者认为:甲年中日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
9.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0.
(题文)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是《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一书的部分目录,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红旗飘扬井冈山 ②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③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
④新世纪的曙光
①红旗飘扬井冈山 ②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③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
④新世纪的曙光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①②④ | D.④③①② |
12.
“抗日战争时期,潍坊籍的抗日名将马保三令日寇汉奸闻风丧胆,”下列事件中和马保三有关的是
①创建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②建立沂蒙山抗日根据地 ③领导了五井战役④解放战争时期,他的第八支队改编为东北野战军,并参加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①创建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②建立沂蒙山抗日根据地 ③领导了五井战役④解放战争时期,他的第八支队改编为东北野战军,并参加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4.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买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其描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农业合作化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聚会上演唱《母亲你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台胞期盼当局尽快开放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B.“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普遍共识 |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了基础 |
18.
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
B.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
C.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
D.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东传入欧洲 |
19.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是欧洲“人”和“世界”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的共同影响是
A.使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 | B.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
C.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 D.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
20.
《全球通史》评述“日本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在这次改革中,最能体现“增强了民族经济力量”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 B.发展近代工业 | C.允许土地买卖 | D.生活习俗西化 |
21.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
C.成功开启了美苏“冷战”模式 | D.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