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省西畴县第二中学中考历史备考阶段检测卷(二)(八上中国近代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192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3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1)日本在哪一次战争后割占我们的宝岛台湾?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2)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全表格。

(3)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而抗日战争历经八年,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综合材料一和上题题表,从战争性质和抗战力量两个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二中日历史的对话空间是三个层面互相交错的,政治、情感和学术。在情感层面,中日两国的历史体验也极不对称。在中国民众看来,中国是战争的被害者,日本是加害者,而在日本民众看来,日本也是战争受害者。
——《人文历史·中日学界的分歧与共识》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民众对战争的感受十分不同,请就这种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2.
除了文献资料之外,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还有很多,只要你用心,处处都能捕捉到历史的痕迹。请依据提示,探究历史。
(板块一:实物图片中的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图1景象变为图2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板块二:漫画中的历史)

(2)两幅漫画分别和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图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
(板块三:诗歌中的历史)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3)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次战役?“天翻地覆”指的又是什么?
(4)三个板块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历程,请你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三个阶段的主题或特点。
3.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 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1)阅读材料一,图1条约的签订使我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体现在哪一点?图2的内容与哪一场战争有关?图3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自强、变法、革命分别对应的是什么事件?国人在“观念层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国近代史历程与西方近代的不同点。
(4)请列举材料三中的“两个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的名称,并从材料三中总结出保证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2.选择题(共27题)

4.
下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两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  )
A.西班牙、美国B.荷兰、法国
C.荷兰、日本D.葡萄牙、日本
5.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6.
1861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中,中国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日本军队
7.
同学们学习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发现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 处,下面哪一项不是它们的相似之处(  )
A.赔款B.开放通商口岸C.割地D.允许开设工厂
8.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9.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请选择符合历史发展线索的一项是
①甲午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②中华民国成立收回台湾
③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④解放战争胜利蒋介石败逃台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组织的形成是(  )的结果。
11.组织的形成是(  )的结果。
12.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3.
被军迷誉为“中华神盾”的长沙舰是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而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则是江南制造总局。那么,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下列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4.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D.鸦片战争
15.
中国职业学校教育始于同治五年,最早由左宗棠在福州船政学堂实施,初称“实业教育”,1917年改称“职业教育”。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改科举制,废八股,大力兴办教育,创办的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
A.京师大学堂
B.北京大学
C.时务学堂
D.京师同文馆
16.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B.孙中山
C.康有为D.***
17.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倡导“自主、进步务实、开放、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这篇文章发表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D.五四运动期间
18.图中美元兑人民币的数据变化表明(    )

货币

时间

美元

人民币

2017年9月16日

100

654.23

2017年11月16曰

100

662.86

①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

②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汇率跌落

③人民市升值,美元贬值

④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汇率升高

19.
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是
A.中共一大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20.
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吴起镇会师B.井冈山会师C.会宁会师D.懋功会师
21.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会议,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的遗址在(   )
A.上海B.北京C.遵义D.瑞金
22.
***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B.叶挺C.贺龙D.刘伯承
23.
下图是《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下列与西安事变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动者是张学良、 杨虎城
B.该报纸报道的消息发生于民国二十五年
C.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4.
(题文)1948年秋,中共中央果断决定与国民党军队主力进行决战,首先选择在东北境内发动了(  )
A.台儿庄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
25.
***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6.
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应该是
A.遵义会议B.西安事变C.中共七大D.重庆谈判
27.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2H2O =TiO2 2H2↑+O2↑,制得的氢气可用于制作燃料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
28.
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对表中数据所含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B.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C.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D.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29.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A.1898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27年
30.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A.林则徐B.魏源C.张謇D.严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