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192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综合题(共2题)

1.
某中学八年级(3)班开展“走进抗日救亡历史”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走进历史)——搜集资料,了解真实的历史。
(1)要了解抗日战争的真实历史,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搜集资料?
(重温历史)——学唱抗战歌曲,了解创作背景,感受抗战精神。
(2)下列哪一首歌曲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就已经创作和传唱的?这首歌曲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创作的?
A.《松花江上》
B.《在太行山上》
C.《保卫黄河》
D.《游击队歌》
(探究学习)
(3)歌曲是用音符写成的历史。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如果你要创作一首抗日歌曲,歌词要彰显怎样的精神?
(牢记历史)
世界上多个国家设有战争胜利日。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9月3日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4)假如你是全国人大代表,要提出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提案。简述你提出这一提案的依据。
2.
(14分)70年前,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站束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4分)
材料二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6分)
材料三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包括1943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许国璋等抗日英烈。同年底,台湾方面推出就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1942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
(3)据材料三,从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4分)

2.选择题(共16题)

3.
下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两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  )
A.西班牙、美国B.荷兰、法国
C.荷兰、日本D.葡萄牙、日本
4.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中,这组邮票纪念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5.
(题文)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6.
下表是关于某次战争的数据表,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标题的是(  )
A.洋务运动期间中国与世界的形势比较
B.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与世界的力量对比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中国与世界的形势比较
D.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7.
史学界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是指中国抗日战争(  )
A.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8.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9.
小林宽澄在2015年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他曾是一名侵华日本兵,被俘后在延安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加入中国抗日军队,他参加的军队是 (  )
A.北伐军
B.红军
C.八路军
D.解放军
10.
这是一次确定***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1.
今天在北京有两条马路分别叫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其命名的原因是(  )
A.他们都是出生于北京的名人
B.这两条路是由他们设计的
C.他们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
D.他们为解放北京立下了战功
12.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它们共同的主题是(   )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抗日救亡D.抨击时弊
13.
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关于该事件的历史要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目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③地点:陕西西安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重庆大轰炸惨案
15.
李宗仁在《焦土抗战论》中表示:“我要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他的决心体现在(  )
A.血染卢沟桥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16.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密电中“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  )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可现在却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当地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

材料二 我国每年耕地表土净流失量高达262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积仍以较快速度扩展。2001年春季,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发生多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导致北京空气污染严重,迫使机场、公路交通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早在1991年北京就被内罗毕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城市”。

材料三 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埋深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起沙扬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可现在却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当地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

材料二 我国每年耕地表土净流失量高达262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积仍以较快速度扩展。2001年春季,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发生多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导致北京空气污染严重,迫使机场、公路交通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早在1991年北京就被内罗毕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城市”。

材料三 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埋深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起沙扬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