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性情的 。
②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声 的笛声从远处传来。
③古人说,水是天下最 的,但是它却能摧毁世上最坚硬的东西。
④这种颜色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度过高 机器设备。
①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性情的 。
②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声 的笛声从远处传来。
③古人说,水是天下最 的,但是它却能摧毁世上最坚硬的东西。
④这种颜色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度过高 机器设备。
A.陶醉清脆柔和损伤 | B.修炼嘹亮柔顺损害 |
C.陶冶悠扬柔弱损坏 | D.培养悠长软弱损失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
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
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怕重。 |
D.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考,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 |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夏天的雁南飞,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世界闽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
D.钱伟长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
2.诗歌鉴赏- (共1题)
8.
诗歌鉴赏。阅读《浣溪沙》完成小题。(6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小题1】.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小题2】.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小题1】.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
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
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 |
D.尾句反用白居易《醉歌》“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的诗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
A.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
B.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作者说的人生之“再少”,就是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 |
C.全诗用浅俗的语言,但“浅浅语亦觉不凡”,充分体现了作者善于驾驭语意,并使其蕴含韵味的能力,而句中折射的哲理、积极和高亢的情调,千百年来更是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
D.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
3.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