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18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2/27

1.选择题(共2题)

1.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NaCl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液,过滤、蒸发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2.句子默写(共1题)

3.
默写(18分)
【小题1】.草枯鹰眼疾,    。  (《观猎》)
【小题2】.向来枉费推移力,  。 (《观书有感》)
【小题3】. ,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小题4】.知否,知否?   。   (《如梦令》)
【小题5】. ,盖以诱敌。 (《狼》)
【小题6】.山水之乐,     。  (《醉翁亭记》)

3.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4分)
诉 衷 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小题1】.词中加点的“胡”字一词意思是  (2分)
【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从追忆往日豪放的军旅生活写起。
B.下片着力抒发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矛盾。
C.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的感情是从悲凉化为激昂。
D.朗诵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即悲愤又深沉的。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
揭开害羞之谜
①当绝大多数人都和谐地融于社会交往中时,害羞者似乎就成了异类。研究表明,大概有10%的幼儿“生来害羞”。这些儿童在与不熟悉的人或环境接触时,显得不同寻常的谨慎和jiān默。
②人们一般认为,害羞就是一个人性格内向造成的。但是科学家通过行为研究、大脑扫描甚至是基因测试,逐渐了解到,害羞是一种复杂的状态。
③为了寻找害羞的原因,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小学生。让小学生们先回答调查问卷,然后根据他们的害羞程度分了小组。之后,又向孩子们展示了一系列的图画,上面画的是表示高兴、生气和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要求小学生识别这些脸。结果显示,害羞程度高的小学生,一直不能顺利地解读表示生气的脸。
④当研究者用脑电图扫描的方式记录小学生的大脑活动时,他们又发现在那些羞怯指数较高的孩子的大脑中,掌管人情世故的皮层活动能力较弱,而负责焦虑及警惕情绪的扁桃体部分则颇为活动。所以,在参加社交活动时,一般的孩子能根据别人的面部表情变化做出相应的反馈;而那些害羞的孩子很可能不懂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无法做出相应的反馈,当他们面对难以辨识的表情时,就会变得很警惕,表现出来的就是害羞
⑤害羞孩子的大脑是如何被塑造成这样的呢?心理学家接着收集了这些小学生们的唾液样本,对其进行DNA分析,结果发现,害羞的孩子的基因中与大脑化学物质5-羟色胺有关的基因有一两个比别人更短,使得他们大脑内5-羟色胺浓度过低,导致他们交往不畅,最终产生一系列精神和心理上的问题,比如焦虑,惊恐,最严重的就是抑郁情绪,而这样的人通常比较害羞。因此,由于基因的差别,有些人生来就害羞。
⑥心理学家曾对一批具有羞怯性格倾向的2岁儿童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他们发现,那些最初有羞怯倾向的人,虽然有2/3的人长大后仍是这种性格,但仍有1/3的人通过努力克服了这种害羞性格,变得开朗起来。也就是说,  
⑦人们通常认为,害羞会影响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害羞更容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但是心理学家发现,害羞的小孩,更能强烈地体验积极的情绪,比如成就感,这能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另外,由于害羞的孩子交往空间相对狭小,他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同时,他们涉及暴力犯罪或团伙犯罪的几率也更低。
【小题1】.按拼音写汉字。jiān 默(2分)
【小题2】.文章分别从      三个方面揭开了“害羞之谜”。(6分)
【小题3】.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表达作用是     (3分)
【小题4】. 根据上下文,下列选项最合适填写在第⑥段横线上的句子是    (3分)
A.有害羞基因的人,一部分在成长过程中,害羞性格自然会发生改变。
B.有害羞基因的人,一部分依靠后天的努力,还是能改变害羞性格的。
C.有害羞基因的人,少数虽然年龄增大,但害羞的性格不会发生改变。
D.有害羞基因的人,多数能克服害羞倾向,长大之后变得开朗起来。
【小题5】.【相关链接】:伯纳德-卡尔杜齐是印地安那大学东南分校害羞研究中心的教授,专门研究害羞心理的他,在青年时期居然非常害羞。他说:“那时候我有很多朋友,但从未有过约会的经历。不自觉地表现为过度忸怩、低估自己、不自信等,就好像随时都有一面镜子在自己面前。其实害羞心理的形成是一种自我感觉,而这种自我感觉要在出生后18个月才会出现。如果后天努力培养自信心,害羞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问题一:如果把本段文字放在原文中,你认为在第 段与第 段之间最合适。(2分)
问题二:第①段中写道:“害羞这似乎就成了异类。”他们真的是异类吗?为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相关链接”谈谈你的看法。(4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