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173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4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图一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
(2)你知道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经典故事吗?它出自哪一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3)图三所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
(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趋势?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2.选择题(共10题)

2.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打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
3.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该艺术形式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你知道该艺术形式是什么吗(  )
A.唐诗B.宋词C.元曲D.京剧
4.
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中,最有影响的是(    )
A. 昆曲和京剧   B. 昆曲和黄梅戏
C. 豫剧和汉剧   D. 汉剧和黄梅戏
5.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汤显祖的《窦娥冤》B.洪昇的《桃花扇》
C.孔尚任的《长生殿》D.曹雪芹的《红楼梦》
6.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斯时成为昆曲传世之作的是(  )
①汤显祖的《牡丹亭》
②洪昇的《长生殿》
③王实甫的《西厢记》
④孔尚任的《桃花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8.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是说在我国的古代每一个时期都在不同的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你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出自下列哪一部名著吗?
A.《西游记》B.《三国演义》
C.《水浒传》D.《红楼梦》
9.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被称为古典小说的高峰。书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
A.窦娥
B.孙悟空
C.李逵
D.林黛玉
10.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11.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