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2018.12)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17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

1.综合题(共3题)

1.
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海军总司今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摘编自唐德对《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团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材料看,伊东佑亭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2)材料二中图一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件有关?图二是哪一战役的形势示意图?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2.
2018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军队的军装浓缩了党的奋斗历程。
观察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观察图一推断,图中“身着国民党军装”的贺龙,当时指挥了哪次重要的起义?这次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2)从图二到图三军装的变化反映了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四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哪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中共领导的革命军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6月,中央中央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实行土地改革是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要促进农民联合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认为人民公社目前是集体所有制,将进一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积极地作好准备。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实施,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最大难题,即吃饭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为非粮种植业腾出了空间,从而丰富了城乡农副产品供应。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
——摘编自萧冬连《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开展土地改革所公布的法令,概述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生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并评价农业生产承包制。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阐述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2.判断题(共6题)

4.
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5.
淮海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6.
1949年3月,人民解放军积极备战,加强湖口至江阴一线的布防……判断当时准备中的军事行动应该是淮海战役.
7.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8.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9.
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选择题(共19题)

10.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表明清政府(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11.
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原因
结果
A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
辛亥革命
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流行
C
北伐战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
国共合作
解放战争胜利
 
A.A
B.B
C.C
D.D
12.
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A.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C.《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D.遵义会议确立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3.
1901年,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
120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变法裁撤冗官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15.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就任后,袁世凯于1914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
A.民国元年
B.民国二年
C.民国三年
D.民国四年
16.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海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7.
鲁迅先生曾向中共中央发过一份贺电:“英雄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英勇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中国民众期待着你们更大的胜利。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与这则贺电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胜利进军
B.长征的胜利
C.挺进大别山
D.淮海战役
18.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党的历程”主题宣传活动,组员们收集了下列图片用于布置展板。这些图片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
19.
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  )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
②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
(题文)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C.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D.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1.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英法联军B.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反动军队
C.八国联军D.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
2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23.
2018年1月,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入选理由是:苏联援建的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制造了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它始建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4.
自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二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①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
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B.万隆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6.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专家、美国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萨默斯说,很可能在一百多年以后,当人们书写20世纪后期这段历史时,最有意义的事件就是口口所发生的革命性的变革……到下代,惟一有机会在经济总量的绝对规模上超过美国的国家就是口口。“口口”应是
A. 中国
B. 德国
C. 日本
D. 英国
27.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是
A.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28.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其前提是必须坚持
A.相互尊重原则
B.互补互利原则
C.社会主义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4.填空题(共3题)

29.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了___________起义,史称“辛亥革命”;1927年8月1日,共产党人发动_____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0.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立___________,成为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起点是___________。
31.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___________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___________,转战陕北,贺龙、彭德怀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