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结课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17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5/23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词语或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养)必先其心志(使……痛苦)涟漪(细小的波纹)
B.焉置土石(况且)非不深也(护城河)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C.舍其文。(有篷的车)是亦不可以乎(停止)吹毛求(缺点、毛病)
D.弗敢也(虚报)寐求之(睡时)期年之后(满一年)
2.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赏析:“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赏析: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赏析:这是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异”字统领,突出塞外与中原地区秋景的不同。
D.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赏析:这两句诗描写出诗人的“手掌”终于摸到了“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那里就是没有被日本帝国主义践踏的解放区。可是由于祖国的大片土地已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因此,诗句在感情表达上,依然是忧郁的、冷色调的,表达出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情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