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材料一 4月27日,文在寅和金正恩在板门店韩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宣布双方将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停和机制转换而努力。
(2)材料二中“访华本身已经是两国关系改善的重要标志”说明中美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回答,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造成近代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回归——分离”的三件事件分别是什么?
(4)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新华社首尔2017年5月26日电改编(记者陆睿耿学鹏)
材料二 对美国方面来说,访华本身已经是两国关系改善的重要标志,而正常化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周恩来的心目中,尼克松访华只是正常化的开始……。(尼克松)强调台湾是完成正常化的一大障碍,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这个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何慧著)
材料三 蔡当局心知肚明,如果不承认……“九二共识”,是永远也进不了世卫大会的会场。……蔡当局把特朗普政府视为“靠山”,但不要说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世卫组织,如今连最基本的会场也进不去。——《港媒:台湾的"靠山"不是美国政府而是"九二共识"》(中华网军事频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0多年前,朝鲜和中国的代表同美方代表在板门店签订过一份停战协定,这份协定标志着哪一场战争的结束?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有什么积极意义?(2)材料二中“访华本身已经是两国关系改善的重要标志”说明中美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回答,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造成近代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回归——分离”的三件事件分别是什么?
(4)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2.
建国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有成功经验,也有惨痛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什么土地制度?农业合作化使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发生什么根本变化?
(2)造成1959—1961三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小岗村包干到户的做法得到了中央肯定,形成了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3)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给我们什么启示?
(1)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什么土地制度?农业合作化使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发生什么根本变化?
(2)造成1959—1961三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小岗村包干到户的做法得到了中央肯定,形成了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3)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给我们什么启示?
3.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对外开放既取得巨大成绩,也面临严峻挑战。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从改革开放初期率先设立4个经济特区点亮东南海岸线,到重庆自贸试验区、兰州关检联合查验平台等创新举措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从借道香港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到“一带一路”建设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高科技发展如何处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一 从改革开放初期率先设立4个经济特区点亮东南海岸线,到重庆自贸试验区、兰州关检联合查验平台等创新举措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从借道香港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到“一带一路”建设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5日)
材料二 国产通信产业从零起步,如今发展到与世界通信巨头并驾齐驱,并在5G时代展现出领跑能力,绝不是得益于自我封闭。……面对高科技的技术攻关,封闭最终只能走进死胡同,只有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继续扩大开放,努力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在与世界的互利共赢中实现自主创新,这个方向不能动摇。——《中兴事件:切肤之痛激发理性自强》《人民日报》2018年4月19日
(1)提出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是中共哪一次会议?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什么重要意义?改革开放成效最突出的是哪个经济特区?(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高科技发展如何处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
材料一:***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为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合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与西方世界的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等。
材料四:20世記90外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的外文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组织,在多边与双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1)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主要成就?
(4)分别列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各一个。
(5)结合材料四分析,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合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与西方世界的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等。
材料四:20世記90外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的外文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组织,在多边与双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1)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主要成就?
(4)分别列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各一个。
(5)结合材料四分析,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
2.选择题- (共25题)
5.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下列属于“老路”的有
①闭关锁国
②苏联模式
③计划经济体制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闭关锁国
②苏联模式
③计划经济体制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6.
20世纪的中国有三次历史性巨变。它们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②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③港澳回归
④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⑤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②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③港澳回归
④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⑤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③④⑤ |
B.②④⑤ |
C.①④⑤ |
D.②③④ |
7.
1979年6月23日,华国锋在出席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讨论会时表示:中央、国务院下决心,想给广东一点特殊的政策,和别的省不同,自主权大些。广东获得的“特殊的政策”是指
A.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B.“一国两制”政策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允许建立深圳、厦门经济特区 |
8.
“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中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
A.海军陆战队 |
B.陆军特种部队 |
C.火箭军 |
D.武装警察部队 |
9.
“60多年以来,中非关系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政治支持到经济合作,再到全方位发展的历程。”材料中的“60多年以来”可以追溯至新中国领导人与非洲一些国家领导人的首次聚会是
A.亚欧首脑会议 |
B.朝鲜停战谈判 |
C.万隆会议 |
D.第26届联大 |
11.
在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盐碱、内涝的斗争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A.焦裕禄 |
B.袁隆平 |
C.邱少云 |
D.邓稼先 |
15.
“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了中国的
A.经济特区 |
B.特别行政区 |
C.直辖市 |
D.民族自治区 |
16.
下图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
中共“八大”成为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主要是因为( )
A.提出 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 B.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
C.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20.
《乱时候,穷时候》一书中写道:“李少连,北京人,平常厂里机器出了毛病,他一收拾就好。造反派说他是技术权威,有海外关系,还是资本家成分。白天开批斗会……听说晚上斗得更狠”这种现象出现在( )
A.“文革”时期 | B.大跃进”时期 | C.过渡时期 |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22.
《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句歌词写的是( )
A.邓小平创建经济特区 | B.邓小平南方谈话 |
C.汪辜会谈 | D.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
24.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
A.贫穷与富裕的矛盾 |
B.中华民族复兴梦与美国霸权主义的矛盾 |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26.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入情入理,受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同。有人说: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以下表现这一民主精神的是
A.独立自主 |
B.“一边倒”方针 |
C.三个世界划分 |
D.“求同存异”方针 |
28.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A. 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D. 出席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A. 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D. 出席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