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展 课时练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160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7

1.综合题(共1题)

1.
据历史学家研究,清初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全球第一,农业、工商业繁荣。请结合材料,进行探究。
材料一:
年份
耕地面积(顷)
1661年
5493576
1685年
6078430
1724年
6837914
1766年
7414495
 
材料二:清代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清代出现了不少财力雄厚的富商,如山西的票号,两淮的盐商,广东的行商和各地的粮商、布商等……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直到鸦片战争之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在中国占着主要地位。
材料三:如图

(1)材料一中,从1661年到1766年,清朝的耕地面积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举出两个当时工商业繁荣的大都市。山西的票号是哪一大商帮经营的?另一大商帮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朝鼎盛时期,我国大约有多少人口?乾隆末年有多少人口?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一谈你对人口增长的看法。

2.选择题(共14题)

2.
由CCTV纪录频道首播的专题片《帝国商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已逐渐不为今人所知,被人们遗忘的商人群体,他们曾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纪录片中涉及到的城市是
A.北京
B.南京
C.广州
D.厦门
3.
“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由1661年的549万余倾增加到1724年的683万余倾;粮食产量有明显提高,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普遍种植;棉花、烟草、茶叶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经济作物。”材料中“这一时期”是指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4.
清朝乾隆时期,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指的是哪座城市?( )
A.松江B.广州C.苏州D.无锡
5.
在某学校的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出示了中国古代几个历史阶段和概括历史阶段特征的词组。下列词组中,概括了康雍乾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  )
A.“繁荣开放的社会”B.“经济重心南移”
C.“统一国家的建立”D.“盛世潜伏危机”
6.
谚语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谚语由“苏湖熟,天下足”变为“湖广熟,天下足”说明了(  )
A. 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 B. 宋元时期商业繁荣
C. 古代北方经济的发展 D. 古代南方成为工业中心
7.
康熙、乾隆时期,丝织生产超过苏州、杭州的城市是( )
A.无锡B.广州C.南京D.松江
8.
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市场,主要集中在(  )
A.纺织业B.采矿业C.运输业D.餐饮业
9.
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
A.洛阳和长安B.开封和临安C.北京和南京D.北京和洛阳
10.
清朝前期人口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也同样存在,即
A.交通拥堵问题
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
C.就业就医问题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1.
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2.
清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到哪位皇帝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
A.皇太极B.顺治帝C.康熙帝D.乾隆帝
13.
清朝前期统治者们认为“国之大计”是
A.发展工业
B.鼓励商业发展
C.促进人口增长
D.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14.
(题文)影视作品折射出历史冰山一角。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两部以明清著名的商帮为背景的电视剧,这两个著名的商帮来自( )
A.浙江、广东B.安徽、山西C.山西、江苏D.广东、福建
15.
19世纪,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这个现象说明
A.唐朝农业非常发达
B.明清时期商业发达
C.元朝民族进一步融合
D.北宋时期对外贸易发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