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最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实现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雍正时期设置的哪个机构来管理西藏。
(2)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实现统一,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雍正时期设置的哪个机构来管理西藏。
(2)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实现统一,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中央决定开开展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
(1)据材料一,为了有效地进行土地改革,国家颁布的一部重要文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图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大历史意义。
(3)据材料二,图二和图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两个失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图中,指出A、B、C、D中 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实现了两千多年来农民的土地梦; 段的措施使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5)综上所述,在制定“三农问题”政策时应该注意什么或坚持什么原则?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这天北京的天气显得格外晴朗,天安门雄伟壮丽……下午3时,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礼炮齐鸣,全场沸腾起来。
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出兵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三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四“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发展状况?
(4)为了解决材料三材料四的问题,中共中央作出了什么决定?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两项成就。
材料一这天北京的天气显得格外晴朗,天安门雄伟壮丽……下午3时,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礼炮齐鸣,全场沸腾起来。
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出兵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三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四“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发展状况?
(4)为了解决材料三材料四的问题,中共中央作出了什么决定?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两项成就。
4.
1956年,中国八大召开,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8年,在社会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失误,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的损失,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举例说明文革期间的科技成就(举一例)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举例说明文革期间的科技成就(举一例)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选择题- (共29题)
5.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下列对“新的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 B.标志着中国获得了民族独立 |
C.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 D.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7.
耕者有其田,以安身立命,凝聚着两千多年中国农民的热望。1950年,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大动作。这里的大动作指的是
A.土地改革开始 |
B.土地革命开始 |
C.对农业的改造开始 |
D.新中国成立 |
10.
“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施政纲领,维护公平正义,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11.
2015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 B.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
C.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 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
12.
2016年清明节前,韩中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和平卫士 | B.最可爱的人 | C.党的好战士 | D.钢铁卫士 |
13.
1952年,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一现象从根本上说明了( )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14.
(题文)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
16.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
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17.
下列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B.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社会主义改造于1952年基本完成 |
18.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
A.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
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 |
21.
1958年,***说:“我们的方向,应该是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这反映了
A.党中央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
B.加快改造,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
C.急于求成,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 |
D.为发展生产力,急需变革生产关系 |
22.
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他是( )
A. 焦裕禄 B. 袁隆平 C. 王进喜 D. 雷锋
A. 焦裕禄 B. 袁隆平 C. 王进喜 D. 雷锋
24.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依法治国的方针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政治协商制度 |
25.
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
29.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 人民的意志 B. 党的意志
C. 工人的意志 D. 农民的意志
A. 人民的意志 B. 党的意志
C. 工人的意志 D. 农民的意志
30.
1956年底,***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
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
31.
1952年,***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企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
A.组织互助组 | B.成立生产合作社 | C.进行公私合营 | D.建立人民公社 |
3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