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道出了明清不同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蒙古准噶尔部可汗准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并多次引兵内犯。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历程几十年,终于粉碎了准噶尔的叛乱。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两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清政府对准噶尔部采取的政策与材料一所体现的政策有何不同?
(3)简要说明上述措施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禁海,“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反映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材料二:“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果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1)哥伦布为何“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西班牙国王派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
(3)哥伦布在新航路开辟中有何重大发现?
(4)请简要写出哥伦布航行的路线。
(5)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1题)
A.焚书坑儒 | B.“罢黜百家” | C.八股取士 | D.闭关锁国 |
①皇权进一步加强
②中国人与外国人通商非常方便
③经济结构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④要与外国人做生意只能到广州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①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
②防止地方分裂分子趁机制造分裂
③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
④放手让地方管理,进行自治统治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①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
②不与外国进行科技交流,使中国逐渐落伍
③使中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④使西方殖民者找到侵略中国的借口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A.废除宰相制 | B.大兴文字狱 | C.设厂卫特务机构 | D.设立军机处 |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以下表面镀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其折射率n= ,一束单色光与界面成θ=45°角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上,最后在玻璃砖的右侧面竖直光屏上出现两个光点A和B,A和B相距h=4.0cm.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
i.画出光路图;
ii.求玻璃砖的厚度.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