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16世纪前后到20世纪初,世界各地相对独立和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从此人类社会逐渐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主线是近代化。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什么事件使得世界各地打破隔绝的状态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请以英国这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方面的变化加以说明。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什么样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打破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出现了什么样的世界格局?
(4)哪一个组织的成立最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存在怎样的关系?中国应当怎样应对这一发展趋势?
2.选择题- (共17题)
4.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是陆定一同志为井冈山所写的题词。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地方 |
B.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 |
D.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5.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其原因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B.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
C.给予了人民充分地民主和自由权利 |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
6.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次会议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C.八七会议 | D.遵义会议 |
7.
“无论日本军队以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以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材料反映了( )
A.蒋介石主张积极抗日 | B.蒋介石主张实行不抵抗政策 |
C.蒋介石主张向日本投降 | D.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
9.
2011年中国法治蓝皮书指出,2010年我国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加强立法工作仍然是中国法治发展的重要课题。下面法律文件中,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的是( )
A.《共同纲领》 | B.《义务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1.
古代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以下表达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伯利克里扩大了公民权利 | B.奴隶和妇女也有公民权利 |
C.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 D.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 |
12.
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先后进行改革,其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
A.改革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B.改革都比较彻底 |
C.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
D.改革后都迅速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
13.
“在权力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加法律的制定”,以上言论出自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一份文献( )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1787年宪法》 |
1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说明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 B.说明三角贸易的野蛮性 |
C.说明殖民扩张的野蛮性 | D.说明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野蛮性 |
16.
***这样评价某次国际会议签订的某项条约,“它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个条约是 ( )
A.《凡尔赛和约》 | B.《九国公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