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年大连市鉴开中学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129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31

1.综合题(共2题)

1.
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中国在近代被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甩在了后面。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大荚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天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初中历史教辅资料

材料二 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三 

材料四 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什么条约?这一条款内容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是《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款的影响?《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事件,体现了中国人民什么精神?
(4)材料四描述的战役发生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哪次战争中?抗日战争这次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2.
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承办一期电脑小报。他们选取了“西方近代化进程”中的四位典型历史人物进行展示,请你帮助他们补齐所缺的内容。

2.选择题(共12题)

3.
和平谋生存,交流促发展。以下能够体现我国政府对外友好交往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林则徐虎门销烟
4.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1895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B.邓世昌在威海卫战役中壮烈殉国
C.《马关条约》使台湾离开了祖国的怀抱
D.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筹建了三支海军
5.
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梦想。下列对为实现“变法图强梦”和“民主共和梦”而努力奋斗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康有为梁启超
B.康有为孙中山
C.孙中山陈独秀
D.李大钊陈独秀
6.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A.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B.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C.渡江战役——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D.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7.
“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是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主题。中国政府为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而提出的交往原则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一国两制
C.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D.改革开放
8.
为落实中央军委要求,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某部队举办“新中国国防科技成果”展。下列图片中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的是
A.航母编队组建
B.导弹部队组建
C.海军成立
D.空军成立
9.
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规模空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②萨拉热窝事件和德国闪击波兰分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③凡尔登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分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
④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二战以轴心国的投降而宣告结束
A.①②③
B.③④①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19世纪中期,在近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相继出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以下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摆脱了统治危机,缓解了内部矛盾
②都伲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④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1.
哥伦布是15世纪一位伟大的航海家。欧洲人说他是“有功之臣”,印第安人说他是“恶魔”这是因为
①他证实了地圆学说
②他发现了美洲大陆
③他的远航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
④他的远航开启了一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
人类的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下面这组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技术领域
A.航天技术
B.新能源技术
C.信息技术
D.生物技术
13.
在学习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一课之后,同学们制作了几张卡片整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约》的主要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4.
1933年,在一片萧瑟凄凉的危机景象中,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大胆试验,实施“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
A.调整农业
B.整顿金融业
C.兴办公共工程
D.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