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123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5

1.综合题(共2题)

1.
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结束数千年来世世相承的君主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便独开一个新纪元。政治的现状纵不好,潜伏在民间的民洽精神却不断涌现。“现代”是“中国文明的世界化时代”。

﹣﹣摘编自顾顿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1)材料一中,“结束数千年来世世相承的君主政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所学知识概述该事件在“民治精神”(思想)方面的积极影响。

树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歌词

(2)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甚至连失败者日本军人也公认:他们的失败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因此提出要“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一国共合作势力”,促使国共“两党的分裂”。

——董助才《中共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地位和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能够“获此初步之胜利”的有利因素。

材料四邓小平为中国经济奇迹莫定基础已经过去40年了,他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在育方沿海设立了经济区,也让外国人在那里投资。……今天,数亿中国农民撄脱了货困,村庄变成现代化的城市……中国的经济黛荣有很多方面让人难以置信。

——德国《时代》周报网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橛括中国经济4余年来取得了“让人难以置信”成果的具体措施。
2.
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合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第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

(1)分析材料一,据所学知识回答,德国“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一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方面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一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斗…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凭借……并且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1919年的中国与1914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际认同和国际化》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919年5月发生了什么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与材料二中“战后和平会议”有什么关系?

材料三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摘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3)材料三中,二战结束前后,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材料四:今年是乒乓外交48周年。48年前,美国乒乓球队首次成功访问中国,向世界传递出中美两国愿意改善关系的积极信息。乒乓外交不仅拉近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更开启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与发展的序幕,为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破冰之旅”铺平了道路。今年也是中美建交40周年。我们希望同类方共同努力,妥处分歧,扩大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施远强在“乒乓外交48周年暨中美建交40周年高峰论坛”上的讲话(2019年4月12日)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历史影响是什么?中美两国妥善处理分歧的意义有哪些?

2.判断题(共2题)

3.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判断对错)
4.
世界三大宗教是指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都产生于亚洲。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判断对错)

3.选择题(共11题)

5.
下列哪三则史料可以印证中国统一国家发展的历程?(  )
A.①③⑥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④⑥
6.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
7.
上海竹枝词“和议初成五口通,吴淞从此进艨艟”描述的“和议”是指(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
8.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9.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由此推断,“他们”主张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0.
由下面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可以看出,我国当时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
在某次会议上***充满声情地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1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个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2.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说道:“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下列选项与材料思想吻合的是( )
A.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D.加强政府对企业的计划管理
13.
《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这反映了雅典
A.实行民主政治B.注重法制建设
C.建筑水平高超D.文化繁荣昌盛
14.
下图中的三股潮流组成了l9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引发这三股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工业革命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扩张与掠夺D.经济的全球化
15.已知点(a,3)是函数y= 6x 的图像上一点,则a的值是{#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