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九)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117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立国后,多次采取有力的军事行动,致力于恢复和捍卫疆土的安全,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受游牧势力南下威胁的问题。自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也归入清朝版图。

——方铁《试论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立国后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民族政策。

材料二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与法理上自我确认。

——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运用了怎样的“外交手段”。
(3)上述两则材料所述有何共同作用?
2.
南京是一座泡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两幅地图中的南京分别见证了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你们曾在南京住过的人永远也想象不出面前的街道是什么样子,那是我所看到的最悲惨的景象。公共汽车、小汽车翻倒在街上,东一具、西一具地躺着脸已发黑的尸体,所有的房子和商店不是被洗劫一空就是被烧毁。安全区内的街上挤满了人, 而在区外,除了日本兵,看不到其他人。

——[美]魏特琳《魏特琳日记》

(2)材料二中“最悲惨的景象”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合众社的一位记者描述了在南京的所见所闻:今晨南京秩序已完全恢复。 大批民众一早就聚集街头,等着瞻仰共军的雄姿。共军的卡车往来奔驰在街头,民众并不害怕共军,却都兴奋地渴望看到人民解放军。成千上万的南京市民一群一群地挥舞着小旗,欢迎他们,愈到市中心欢迎的人愈多......

—-《1949解放》

(3)材料三所述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3.
曾经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是欧美发达国家,但21世纪初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必然影响着人们对全球化的新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欧风美雨)    ^

材料一从历史看,全球化分为几个阶段,主导方式不停变化。第一阶段是1500;到工业革命时期,强国通过海上战争控制新航路……建立主导性的全球贸易网络。第二阶段是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强国以殖民方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掠夺和市场扩张……英国是霸权国。第三阶段是二战后,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认为以战争方式开疆拓土得不偿失……美国靠贸易就能致富。

——徐秀军等《特朗普会大开经济全球化倒车吗?》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个阶段中全球化的主导方式分别是什么。
(作茧自缚)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在全球化冲击下中国应对之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破茧成蝶)

材料三 2001年中国贸易总额是5100亿美元,居世界第六;2015年,为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2001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4%,居世界第六;2015年占全球 15%,居世界第二。国民经济这么大的飞跃,应该说中国入世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还全面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修改了外贸法,降低了关税等。

——石广生《现在终于可以说,中国入世是成功的》

(3)根据材料三,回答入世对中国的影响如何。
(逆行全球)

材料四今天的美国民族主义者……认定是它(全球化)掏空了美国的工业核心 ……于是,一股强劲的贸易保护主义潮流席卷全国,奉行全球主义的精英落荒而逃。

——《美媒•美国大选是民族主义与全球主义之战》

(4)材料四体现的反全球化潮流主要来自哪一群体?他们的主张是什么?
(中国引领)   

材料五在全球化去留的十字路口,中国正在积极作为,中国力量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引擎..... 中国方案阐述全球治理的清晰路径,“ 一带一路”预示新一轮全球化的发展图景....... 调动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带动欠发达人口共同前行是“一带一路”中国式全球化的最大特点。   

——李丹《“去全球化”:表现、原因与中国应对之策》

(5)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式全球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参与全球化?

2.判断题(共3题)

4.
他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在农业科学领域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就是袁隆平。( )
5.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中土地改革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共同反映了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6.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它仅仅限制了贵族的特权,并没有保护平民利益。( )

3.选择题(共9题)

7.
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惯例的罪行,这种违反包括谋杀、虐待放逐平民、谋杀或虐待战俘、毁灭城镇或乡村等。下列哪项史实属于日军“战争罪”的罪证
A.甲午战争B.“大扫荡”
C.日俄战争D.偷袭珍珠港
8.
林则徐面对满堂文武,怒不可遏地道出:“在座诸位,有谁没有收受过鸦片的赃款赃物?”满堂文武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此材料反映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战败的原因是
A.经济的落后B.鸦片的毒害C.军事的落后D.政治的腐败
9.
历史资料记录:“该局(轮船招商局)既开之后,洋船少装货客……减落运价,是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约一千三百余万两。”此材料说明民用企业
A.具有强大的对外竞争力B.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C.抵制了外商经济侵略D.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
10.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南方谈话表明
A.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
B.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应推动改革开放进人新阶段
11.
古代雅典有一项制度,即“陶片放逐法”:每年召开一次专门的公民大会,如果一半以上出席会议的人员认为有公民将会危害民主或危害国家,便再召开一次公民大会,用陶片投票方式决定被放逐的人选。这体现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A.保证平等参政B.是全体公民享有民主
C.维护政治公平D.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12.
克伦威尔死后,查理二世允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返回伦敦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该历史事件指
A.光荣革命B.王朝复辟C.共和国建立D.法国大革命
13.
美国现任总统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三个月内禁止六个穆斯林国家的公民进人美国,但这一政令遭到六个州的反对。这一事件体现美国国家制度
A.存在严重缺陷B.种族歧视明显
C.遵循三权分立原则D.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14.
下图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此图可以说明从经济图看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A.美国国内生产情况B.美国失业情况
C.美国股票涨跌情况D.美国农产品价格情况
15.
目前,女性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在世界范围内,女性政治领导人的数量显著增加。英国、德国、印度、泰国、韩国、巴西等纷纷出现了女性领导人。这表明    :
A.男女完全平等的实现B.性别歧视已消除
C.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D.妇女受教育程度高于男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