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近代以来,在惨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曲曲悲壮激越的民族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逗迫下,中国满珊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目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材枓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都在尝试利用各科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革命与建设)

(3)年代尺中的“五四风雷”对中国革命的进程有何影响?A阶段“国共合作”取得的两大成果是什么?请写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及B阶段战略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三 如下图

(4)由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图2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改革与开放)
材料四
(5)请写出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对比两则材料,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何变化?由图片会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逗迫下,中国满珊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目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写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世纪末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名称。材枓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都在尝试利用各科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装钰《改变中国》
(2)由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改变中国”的重大事件名称。(革命与建设)

(3)年代尺中的“五四风雷”对中国革命的进程有何影响?A阶段“国共合作”取得的两大成果是什么?请写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及B阶段战略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三 如下图

(4)由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图2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改革与开放)
材料四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经济特区……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 ![]() |
(5)请写出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对比两则材料,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何变化?由图片会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2.
放眼世界,民主法制、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始终跳荡着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法制篇)
材料一 如下图

(1)据图1及图2写出两部古代法典的名称。对比图3中的A和B,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得以实现的?
材料二
(2)据所学知识将①②两处补充完整。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与“1804年”相关的法律文献及其历史地位。
(思想解放篇)
材料三 如下图

(3)图4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图5人物创立伟大理论的标志是什么?在该理论指引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改革创新篇)
材料四
(4)漫画中农奴获得“自由”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苏联“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是指什么政策?由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人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苏联是通过哪些措施完成这一“创造”的?
材料五 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取演讯(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们迅速、大胆、某断地采取了行动。”
(5)材料中采取的“行动”是指什么?该行动有何主要特点?
(民主法制篇)
材料一 如下图

(1)据图1及图2写出两部古代法典的名称。对比图3中的A和B,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得以实现的?
材料二
![]() | 伏尔泰曾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样,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 |
(2)据所学知识将①②两处补充完整。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与“1804年”相关的法律文献及其历史地位。
(思想解放篇)
材料三 如下图

(3)图4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图5人物创立伟大理论的标志是什么?在该理论指引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改革创新篇)
材料四
![]() 俄国农奴的“自由” | 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天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选,在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苏联)”未来几十年的兴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
(4)漫画中农奴获得“自由”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苏联“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是指什么政策?由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人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苏联是通过哪些措施完成这一“创造”的?
材料五 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取演讯(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们迅速、大胆、某断地采取了行动。”
(5)材料中采取的“行动”是指什么?该行动有何主要特点?
2.选择题- (共21题)
3.
“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 )
A.威继光抗倭 | B.鉴真东渡日本 |
C.郑和下西洋 | D.马可•波罗回国 |
4.
2019年4月23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附近海空域隆重举行。回顾历史,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一支海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分别是
A.北洋舰队、华东军区海军 |
B.南洋舰队、东海舰队 |
C.福建舰队、南海舰队 |
D.北洋舰队、北海舰队 |
5.
诗言志,史铸诗。下列***所写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6)
②秋收世界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6)
②秋收世界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③②①④ |
B.③①②④ |
C.④①③② |
D.②④③① |
6.
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是由于
A.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的奖励政策 |
B.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发展良机 |
C.“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和推动 |
D.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
7.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
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
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
11.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A.土地改革 |
B.抗美援朝 |
C.一五计划 |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
13.
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 | B.中日邦交正常化 |
C.“一个中国”的原则 |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17.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写道:“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达尔文、马克思 |
B.达尔文、拿破仑 |
C.托尔斯泰 |
D.巴尔扎克、牛顿 |
18.
陈赫是“大航海时代”的游戏迷。在游戏中,作为虚拟主角的他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和海地等地。他虚拟的角色应是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20.
下列描述中,属于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是
A.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
B.都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会议 |
C.美国是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
D.美国和日本都受到程度不同的限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