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二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116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31

1.综合题(共1题)

1.
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三: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材料中所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2)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国的哪个地方?劫掠者是谁?
(3)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4)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2.选择题(共35题)

2.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为哀悼—位民族英雄撰写的,请在下列人物中选出与他同类的民族英雄
①戚继光
②郑成功
③林则徐
④噶尔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
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A.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
B.客观地评价了太平天国运动
C.高度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
D.片面地评价了太平天国运动
4.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品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这里的“两国关系的改善”是指(  )
A.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B.切实改善中英两国关系
C.两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D.保护鸦片走私
6.
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的农民领袖是(  )
A.林则徐B.洪秀全C.李鸿章D.聂士成
7.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下列场景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
①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
②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③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④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协商关税额。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
8.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某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展示农民阶级抗击外来侵略的风采,下列素材应该选择的是(  )
①收复新疆 
②抗击洋枪队 
③黄海大战 
④廊坊阻击战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9.
19世纪90年代列强对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最有利于其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A.开放广州、厦门为通商口岸
B.中英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以税收作为战败赔款的担保
10.
“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只不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从事实上证明我们已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材料中那炮代表的战争对中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A.中国近代化开始
B.洋务运动兴起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清政府闭关锁国
C.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2.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章中提出:“追(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函(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13.
图表是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体现了,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目的是(  )
A.完全实现教育西方化
B.仿效西方的政治制度
C.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D.培养翻译、科技人才
14.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
A.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C.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15.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俄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17.
近代中国的危机多从海上而来,这也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洋务派针对这种状况而采取的措施是
A.兴建军事、民用工业
B.创建近代海军
C.兴建近代学堂
D.派遣留学生
18.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下列说法与这段话意思相符的是
A.没有将宗教改革一直沿用下去而导致失败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而导致失败
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而导致失败
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导致失败
19.
观察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统计表(见下表),导致表格中税率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货物
单位
旧税率
新税率
减少百分率
棉花

24.19
5.56
77.02
面纱

13.38
5.56
58.45
头等白羊布

29.93
6.95
76.78
二等白洋布

32.53
6.95
78.64
 
A.闭关锁国的延续B.鸦片输入的激增
C.《南京条约》的签订D.自然经济的解体
20.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安庆陷落
B.天京事变
C.石达开出走
D.天京的陷落
21.
张之洞1890年创办的湖北官织布局曾导致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实行股份制后的轮船招商局,几年内使得国外轮船公司损失超过千万,美国旗昌行由于持续亏损而不得不被招商局收购。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创办了近代第一批工业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
C.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2.
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奉行“实业救国”的理念,创办了大生纱厂。下列近代工厂中,与大生纱厂性质相同的是
A.
B.
C.
D.
23.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
A.中外敌对势力联合绞杀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
24.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
A.原因
B.经过
C.性质
D.影响
25.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夷狄”是指
A.英国侵略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26.
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27.
《时局图》(如下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中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钟的作用。漫画反映出
A.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帝国主义联合清政府共同打击太平天国运动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8.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9.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翻。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关天培B.林则徐C.邓世昌D.李秀成
30.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攻占北京,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D. 获得大量赔款
31.
《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内容是
A.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D.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32.
“北洋舰队的覆灭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文中“数十年求索”是指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33.
下列哪一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A. 上海
B. 深圳
C. 南京
D. 厦门
34.
八年级五班的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这个话题,四位小组成员的发言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清朝的政治制度不如英国B.清朝的武器装备不如英国
C.清朝政府的战争意志不如英国D.清军可调部队不足
35.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36.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3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