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102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0

1.综合题(共6题)

1.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密相连,忠于国家和民族及爱国的情怀,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国家危难之时显得尤为重要。请阅读以下材料,感知我国近代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崛起。
材料一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种,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材料二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材料三 在近代中国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大致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过程,每一次觉醒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并由最开始的民族意识萌发逐级深化,这成为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不竭动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到抗战全面胜利的浴火重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近代民族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民族意识被唤醒与哪一事件有关。怎样理解“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3)根据材料三,分析推动民族觉醒的事件还有哪些。(除材料二事件以外)请举例并说明该事件中民族觉醒的表现。
2.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联系和比较)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录》(部分目录)

(1)在此书第一章中,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介绍,请根据目录内容推测涉及哪些事件的介绍。(至少介绍两个。)
(2)在第三章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该目标的提出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特点。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隋朝建筑

——赵州桥

 
 

赵州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采用单孔敞肩设计,增强泄洪能力;可节省石料,减轻自身重量,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和主拱圈的变形,提高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座大石拱桥。
 
材料二 古罗马高架引水桥
 

古罗马高架引水桥是罗马帝国时期的一种城市供水设施。一般用石砖砌成,中有拱门,规模宏大,有的甚至为双层。全工程用2.04万块石块叠加而成,没有使用水泥及其他胶泥黏合而成。引水桥全长813米,至今仍然非常坚固。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
 

2018年全程约55千米的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为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其建成通车,极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事业的先进水平,更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体现。
 
(1)结合材料一、二,能够提炼出哪些相同的信息。
(2)同样为“桥”,材料一、二的两个建筑在功能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
(3)结合三则材料,指出桥梁事业的发展给予我们的启示。
5.
“伟人引领时代进步”,在历史长河中,伟人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甚至改变世界。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欧洲是与伏尔泰的名字相连的,他不只见证了法国的盛衰荣辱,更见证了整个欧洲的忧患沧桑。他的灵柩上写着:“他引领我们走向自由。”
材料二  1781年,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军民打败了最后一支英国殖民军队,赢得了国家独立。华盛顿本人也获得了崇高的威望。当时,有人写信给华盛顿,鼓励他当美国国王,但这一提议遭到华盛顿的严词拒绝。他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用其他政体,就是叛逆。”
材料三 明治元年(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了一系列维新举措,实行明治维新,带领日本从封建社会迈入工业化世界强国。明治天皇执政时期是近代日本改革最为显著的时期,日本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发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转变,走上军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道路。
(1)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绘制一个表格对上述人物的活动进行分类总结。(可从事迹、事件性质、评价等方面总结。)
(2)请根据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任意挑选两个事件,阐明它们的相关联系。
6.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共识,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指出与下面表格序号中这一时期出现的突出变化对应准确的一项
方面
相关史实
科学技术

世界经济

政治格局

 
A.①新经济时代②经济全球化③两极格局
B.①第三次科技革命②经济全球化③美苏争霸
C.①社会保障制度②经济全球化③美国霸权
D.①第三次科技革命②经济全球化③政治多极化趋势

2.选择题(共18题)

7.
下面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概览表。继表格中①②③所反映的历史时期之后的突出文学成就是
时期
作者人数
作品数量
经典语句

2200多
48900多首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1330多
19900多首词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

200多
1600多种剧目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
 
A.楚辞
B.唐诗
C.宋词
D.小说
8.
胡绳在《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中,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在对待西方侵略者的态度上说:“在洋人的威胁迫在眉睫之时,即逆民而顺夷,而在看到洋人似乎被安抚下来,人民中的反抗情绪日渐高涨时,便又觉得要为统治政权的利益打算,仍须多容纳一点民意,对于洋人的要求,也就不能不违逆一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依靠人民抵抗西方侵略者
B.对西方侵略者和人民的态度都是反复的
C.完全屈服于西方侵略者
D.对西方侵略者和人民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
9.
中国留美幼童是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留学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这一时期的革命产生的重大成果是
A.废除科举考试制度
B.推动国内武装起义
C.推翻清朝统治
D.结束封建统治
10.
下图《明眸皓腕》出自晚清画报,画师记录了晚清贵族女性在新式照明灯下尝试台球游戏的场景,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的社会生活。该图可以视为
A.图像史料
B.文字史料
C.历史概念
D.历史结论
11.
1938年底,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峙。同时,在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也在牵制着日军的力量。在这种形势下,日军无力继续实施战略进攻。上述材料说明
A.国共两党共同抗日
B.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C.日本军力消耗殆尽
D.中国战场全面反攻
12.
下图反映了国共两党兵力变化情况,据此图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
13.
下面是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从中指出中国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印度
中国
增长率(%)
2.5
2.1
2.2
3.1
5.2
9.8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4.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报告中的“土地承包”政策是指
A.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始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15.
邓小平在谈到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指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英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16.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首歌曲,对歌词中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
C.中国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力量
D.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7.
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
A.贵族垄断立法权
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18.
恩格斯说,这个时代是以一位“大人物”的名字作为开始的标志。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对梦游三界过程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驱。他是
A.
B.
C.
D.
19.
纪之景的《英国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文化内涵》指出: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进入民主化之路的,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勒。指出材料中英国人是“给国王套上了羁勒”的方式是( )
A.处死国王B.取得内战的胜利
C.就任护国主,实行资产阶级统治D.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
20.
林肯写道:“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搬。”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B.林肯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
C.林肯主张废除奴隶制D.林肯的目的是争取国家独立
21.
19世纪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建立起了工业化体系。下列关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交通便利,出行方式多样,长途出行可以选择飞机
B.妇女走出家庭,越来越多的参与工业生产
C.一些国家较早的实现了儿童免费义务教育
D.城市拥有公共交通,卫生条件改善
22.
下面表格中的大事年表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1922年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1931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地区
1933年
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化
1935年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
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
1938年
德国吞并奥地利
 
A.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
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法西斯国家的形成与扩张
D.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23.
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出现了许多杰出代表人物。下列人物在时代特征方面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
A.
B.
C.
D.
24.
若要解决下面图片资料反映的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应该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
B.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
C.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D.北美自由贸易区会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