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9届九年级毕业班第二次学科素养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100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1

1.综合题(共2题)

1.
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秦朝时期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中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什么?明朝时期,为了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哪个机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确立了哪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就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在这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为了整理法国大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哪一部法典?
(4)这部宪法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名称。宪法确定的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这宪法是如何实现国家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的?
(5)结合上述内容说说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这次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深刻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量的、客观的历史事实就是如此: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后,包括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在内的中国民众,立即就正式揭开了抵抗侵略的抗日战争……尽管在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民众的抗日战争几乎未能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但是,此时的抗战仍然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

——摘自李殿元《抗战八年当为十四年论》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投入南方战线(即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的兵力只占陆军总兵力的二成,其余一成留在本国,三成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军队,负有确保中国内陆作战的任务……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印度和澳洲的失守不是没有可能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概括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材料中“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体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并根据材料三指出苏、美英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4)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你认为世界各国应该怎样铭记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

2.选择题(共14题)

3.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该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A.锦衣卫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4.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5.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五四爱国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全国各地人民闻风而动,走在运动最前列的是
A.爱国商人
B.广大工人
C.广大农民
D.爱国学生
6.
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吴起镇会师
B.井冈山会师
C.会宁会师
D.遵义会师
7.
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其中“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海南岛属于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特别行政区
9.
(题文)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0.
“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A.拜占庭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罗马帝国
11.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材料中“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指的是
A.争取民族独立
B.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C.进行技术革新
D.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12.
“长期以来,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使这一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文艺复兴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
D.拿破仑远征
13.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首先发生在英国
D.电力的广泛使用
14.
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
15.
下列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趋势。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全球化、信息化
B.全球化、多极化
C.工业化、全球化
D.信息化、多极化
16.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深远影响”解读最准确的是
A.解决了根本矛,根除了经济危机
B.罗斯福深受人民爱戴,连任总统
C.美国经济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D.开创资本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先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