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分层测评: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090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航海次数
7次
4次
每次航海的船只
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
最少3艘,最多17艘
每次航行人数
约2.7万—2.8万人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1)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得照抄材料)
(2)郑和下西洋有何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二,指出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有什么本质区别。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材料二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1)材料一中“永乐三年”是哪一年?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
3.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300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17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及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

某校七年级
(2)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国产生了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探究学习,设计了如下几个板块:
板块一草根英雄,洪武大帝
人物资料: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1)材料中“生于乱世之中”指什么历史背景?“最优秀统帅”何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板块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材料一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各地联合发行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纪念邮票,如下图:

(2)请指出纪念邮票应该发行于哪一年。
材料二【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我国古代外交的什么传统?
板块三沿海告急,帝国衰落
材料三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钤深处》
(4)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材料反映了戚继光的什么精神?

2.选择题(共12题)

4.
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5.
郑和的足迹最远到达了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
D.大西洋沿岸
6.
2019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14周年,该壮举发生在下图年代尺中的哪一时段
……
13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
 
 
A
B
C
D
 
 
 
A.AB.BC.CD.D
7.
某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
8.
歌曲《奔赴索马里》中唱道:“中华勇士,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英雄水兵,勇往直前,重任在肩,祖国会看到我凯旋。”歌词中提到中国最负盛名的航海家郑和,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今天的
①亚洲
②非洲
③欧洲
④美洲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9.
下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铃关的一张照片。铁铃关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岳飞抗金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文天祥抗元
10.
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11.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炫耀明朝国力
B.开拓殖民地
C.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D.发展对外贸易
12.
后人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戚继光。戚继光抗倭最伟大的意义在于
A.荡平了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
B.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C.使东南沿海的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D.维护了朝廷的尊严
13.
7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郑和七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是因为 (  )
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高超
14.
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的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应是(  )
A.宋太祖B.元世祖C.明太祖D.明成祖
15.
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