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册第17课同步检测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090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探究历史
【图说历史】

(1)上面的地图描述了哪一历史人物的航海路线?你能从图中看出他航海的出发地点是哪里吗?
(2)这一伟大的航海壮举发生在哪一朝代?
【史海泛舟】
(3)《明成祖实录》中说,当时“愿比内郡依华风”“仰慕中国衣冠礼仪,乞冠带还国”之类的事情比比皆是。这反映出这一航海壮举有何意义?
【青史留名】
(4)不少观点认为:上述航海船队运往海外诸国大量精美的中国产品,刺激了各国不断提升物质文明的社会需求;在精神文明层面,这一远航让中华礼仪文明流播四方。你能用一句话评价率领船队远航的人物吗?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材料二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自有戚爷会抵挡。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材料一中这一事件有何历史影响?
(3)材料二中的“戚爷”指的是谁?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4)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本质区别?

2.选择题(共8题)

3.
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4.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炫耀明朝国力B.开拓殖民地
C.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宣扬国威D.发展对外贸易
5.
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6.
7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郑和七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是因为 (  )
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高超
7.
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的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应是(  )
A.宋太祖B.元世祖C.明太祖D.明成祖
8.
下图人物是一位古代民族英雄,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9.
2017年是郑和下西洋612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A.A
B.B
C.C
D.D
10.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A.明朝国威的树立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