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法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三表(执行):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第八表(私犯):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第八表: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十表(宗教):出丧时,妇女不得抓破面容,也不得无节制嚎哭。第十—表(婚姻):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⑴这些条文,反映出当时罗马国家怎样的社会性质和状况?
材料二:随着罗马版图的不断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新的问题,为有效统治广大的国家,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把政法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法学家也积极编篡法典,进行法律解释,以充实罗马法律。6世纪,古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英语国家的法律也吸取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等。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
——《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作用和影响。
材料一:第三表(执行):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第八表(私犯):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第八表: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十表(宗教):出丧时,妇女不得抓破面容,也不得无节制嚎哭。第十—表(婚姻):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⑴这些条文,反映出当时罗马国家怎样的社会性质和状况?
材料二:随着罗马版图的不断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新的问题,为有效统治广大的国家,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把政法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法学家也积极编篡法典,进行法律解释,以充实罗马法律。6世纪,古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英语国家的法律也吸取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等。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
——《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作用和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材料二: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指出:“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
(2)结合今日农村的变化,说明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材料一: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材料二: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指出:“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
(2)结合今日农村的变化,说明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2.单选题- (共11题)
3.
恩格斯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剪裁’的。”这实际上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
B.具有民主主义色彩 |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
D.议会掌握着立法权 |
4.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
5.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6.
在古代中国,人口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宋朝人口已突破1亿,鸦片战争前夕更是突破4亿。面对人口膨胀的沉重压力,明清时期解决的措施不包括
A.统治者实行重农政策 |
B.农民在土地上进行精耕细作 |
C.开发“边际土地”,扩大耕地总量 |
D.积极对外移民和拓展海外贸易 |
7.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戴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
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
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8.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 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 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9.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1854年英国废除了这一条例。这一变化表明
A.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贸易 |
B.议会改革完善了民主政治 |
C.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D.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
10.
“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将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空前发展,而钢铁业却迟滞不前,其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乏资金 |
B.地主阶级顽固派阻挠重工业发展 |
C.重工业建设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 |
D.西方列强抢夺路矿权和外资企业的优势地位 |
11.
1890年的宜昌海关报告中载:“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使用洋纱更贵。”材料所述现象
A.必然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 B.导致清政府提高关税税率 |
C.导致传统纺纱业日益走向破产 | D.使中国沦为西方经济附庸 |
12.
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天津的永利碱厂生产的纯碱获得了金奖,在获奖证书中永利碱厂被称为“发展中华民国主要化学工业之象征”。永利碱厂获此殊荣主要得益于
A.南京国民政府的鼓励 | B.工业革命的推动 |
C.民族工业走向世界 | D.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探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