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062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8

1.综合题(共2题)

1.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
(1)下图表明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请对应图形写出军事集团名称。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后果是什么

(2)导致两大集团发生世界大战的事件是什么?这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什么?
2.
古往今来,成为强国是许多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回顾历史,一些国家根据国情,采取不同的方式探索强国之路。
(1)1775年,北美人民在来克星顿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第一枪,迈出了美国走向强国的第一步。来克星顿枪声揭开了哪一重大事件的序幕?美国强国之路的还经历了什么重大事件?二者的共同点是什么?
(2)19世纪一系列国家走上了强国之路。根据表格,填充空缺内容。
国名
事件
影响
英国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日本
明治维新
 
 
(3)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探索强国之路。

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2.选择题(共11题)

3.
清政府对西藏进行有效管辖,使西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①清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②清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③清设立“驻藏大臣”
④清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
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阅读到得信息
①废止科举考试
②创立中国同盟会
③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④拍摄第一步电影《定军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记归踪。”这是董必武同志重访嘉兴南湖后题下的诗句。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遵义会议召开C.秋收起义D.中共一大召开
6.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下面选项与图片反映的史实不对应的是
A.四幅图所反映的事件发生的顺序是①②③④
B.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的艰难历程
C.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从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过程
D.四幅图片反映的事件都有着一样的目的
7.
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
①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9.
小军同学以示意图、表格和卡片等形式,简洁直观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结合卡片内容,请你为下面卡片设计篇名。
A.农村政策篇B.外交成就篇
C.改革开放篇D.祖国统一篇
10.
在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国家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法律文献。下列文献属于法国的是
①《权利法案》
②《人权宣言》
③《拿破仑法典》
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
白炽灯现在逐步被节能灯取代,这一成果的发明者是:
A.爱迪生B.法拉第C.西门子D.贝尔
12.
华盛顿创造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下列对华盛顿和林肯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曾率领人民抗击英国殖民统治 
②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③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④都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3.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