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062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有关“西方政治文明”的一组探究材料:
探究主题一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各篇目










十一
十二
传唤
审判
求偿(债务赔偿)
家长权
继承及监护
所有权及占有
房屋及土地
私犯(侵犯他人)
公法
宗教法
前五表之补充
后五表之补充
 
——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
(1)上述材料反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侧重于哪一方面?该法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何突出地位?
探究主题二 英国的制度创新
该表是在“英国的制度创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材料
结论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全球通史》
 
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2)有同学认为,材料不足以得出最后的结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充相关的史实并说明理由。
探究主题三  1787年宪法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和华盛顿均是在中美两国由君主政体转变为共和政体的关键转折点上,被推上了历史舞台。然而,华盛顿取得了成功,美国后来居上,其成熟的宪政体系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相反,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为什么美国能成功建立共和制度,而中国却一再出现专制复辟?人们不禁要追问:同途何以异归?
——《天朝向左 世界向右》
(3)材料中美国“成熟的宪政体系”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昙花一现,很快夭折”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成文法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

——《万国法》,即国际法。——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参加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都是闻名遐迩的种植园主、商人、银行家和律师,会议过程中充满了唇枪舌剑,每天都在争吵中度过,代表们丰富的政治经验防止了议会的破裂,而精明的政治技巧又使妥协成为可能。他们从洛克那里借鉴了“有限政府”的观念,从孟德斯鸠那里搬来“三权分立”的武器,并且将这些理论创造性地与北美殖民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根本出发点就是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平衡。

——据《美国宪政历程》等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的法律变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中权力制约与平衡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787年宪法的有何积极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临时约法》如此分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如何?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第一条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权利。……第四条修正案人人具有保障人身、住所、文件及财物的安全,不受无理之搜索和拘捕的权利……第五条修正案非经大陪审团提起公诉,人民不应受判处死罪或会因重罪而被剥夺部分公权之审判……第十条修正案举凡宪法未授予合众国政府行使,而又不禁止各州行使的各种权力,均保留给各州政府或人民行使之。
——《美国历史文献选集》
材料三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史》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材料二中美国1787年宪法修正案是如何规定政府和人民之间关系的?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人民选举权发展变化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简要谈谈如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人民基本人权。

2.单选题(共3题)

4.
1929年至1930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旧中国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具体内容效仿法、德两国民法典,将罗马法中某些条文原文予以引用。这说明罗马法
A.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帝国统治
C.对近代国家立法司法产生重大影响
D.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基础
5.
“在帝国的鼎盛时期,‘罗马人’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认同,所有公民,甚至包括像西塞罗(C.icero)所说的‘来自粗俗和野蛮地区的人’,都能参加政治活动,分享帝国的权力和荣耀。”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罗马帝国
A. 加强军事统治
B. 重视法律制定
C. 进行文化同化
D. 力图经济扩张
6.
铸币的设计和图案通常可以充分揭示一个社会的面貌。下图是一枚公元前137年的罗马铸币,其图案描绘一位市民正在把选票投到选票罐中。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A.罗马每个自由民都享有投票权
B.当时罗马的法律高度成熟
C.充分体现罗马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D.反映罗马民主政治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