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城,以其宏伟气势,浩大规模,深携民族精神,一直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象征。
材料二千龙网2005年8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郊外的八达岭长城,与长城的雄伟和潮涌的人群相呼应的是遍布于长城墙面上游客留下的伤痕。在墙面的每块砖上,只要人能触及的地方,都布满了游客用各种工具刻的痕迹。在长城上刻字“留念”只能算“小儿科”,城砖被当“纪念品”卖也不稀奇,拆墙回家垒猪圈的亦大有人在。
材料三目前,国务院正在制订关于保护长城的新法规,对各种破坏方式基本上有了细致的处罚规定。
请完成:
(1).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长城大多是哪一朝代修筑的?假如你对明长城作全程考察,你选择的起止点应是哪里?
(2).结合材料一谈谈为什么长城对中国人来说很重要?
(3).“万里长城永不倒”是一句歌词。结合材料二分析万里长城真的永不倒吗?
(4).目前在长城上刻字的现象减少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5).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
材料一长城,以其宏伟气势,浩大规模,深携民族精神,一直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象征。
材料二千龙网2005年8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郊外的八达岭长城,与长城的雄伟和潮涌的人群相呼应的是遍布于长城墙面上游客留下的伤痕。在墙面的每块砖上,只要人能触及的地方,都布满了游客用各种工具刻的痕迹。在长城上刻字“留念”只能算“小儿科”,城砖被当“纪念品”卖也不稀奇,拆墙回家垒猪圈的亦大有人在。
材料三目前,国务院正在制订关于保护长城的新法规,对各种破坏方式基本上有了细致的处罚规定。
请完成:
(1).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长城大多是哪一朝代修筑的?假如你对明长城作全程考察,你选择的起止点应是哪里?
(2).结合材料一谈谈为什么长城对中国人来说很重要?
(3).“万里长城永不倒”是一句歌词。结合材料二分析万里长城真的永不倒吗?
(4).目前在长城上刻字的现象减少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5).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
2.
(题文)几千年来,中医药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我们看到医生给病人做手术前进行麻醉准备,就会联想起一位东汉名医,这位东汉名医是谁?他的医学创举有哪些?
(2)图一张仲景“博采众方”写成的中医治疗学专著是什么?为什么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图二《本草纲目》在中医学上的历史地位怎样?在今天,我们如何把传统中医发扬光大?

(1)当我们看到医生给病人做手术前进行麻醉准备,就会联想起一位东汉名医,这位东汉名医是谁?他的医学创举有哪些?
(2)图一张仲景“博采众方”写成的中医治疗学专著是什么?为什么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图二《本草纲目》在中医学上的历史地位怎样?在今天,我们如何把传统中医发扬光大?
2.选择题- (共13题)
3.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
10.
(题文)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反映明代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科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 B.《天工开物》 | C.《农书》 | D.《农政全书》 |
13.
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青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A.《伤寒杂病论》 |
B.《齐民要术》 |
C.《水经注》 |
D.《本草纲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