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049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7

1.综合题(共1题)

1.
明清文化时代特点非常鲜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座城市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组成。它以“万岁山”为全城的中心点,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从这里穿过。紫禁城的主要宫殿和午门、承天门等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
(1)材料所说的这座城市是材料二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
(2)诗中提到的长城在明朝时,东西到达哪里?
(3)明朝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请从医学和工农业生产两个方面,举出科技巨著的例子。
(4)明朝时期,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请根据提示填空
①降妖除魔本领强,蔑视统治勇反抗。对应作品的作者是 ______ 。
②民间生活多艰难,逼上梁山当好汉。对应的作品是 ______ 。
③军事斗争乱纷纷,人物形象栩如真。对应作品的作者是 ______

2.选择题(共10题)

2.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3.
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  (   )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三国演义》
4.
下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寓意。图中的长城应是(  )
A.秦长城B.汉长城C.明长城D.清长城
5.
下图是《西游记》的插图《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是(    )
A.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D.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6.
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①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②八股取士的实行
③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④商品经济的繁荣
⑤科学家的努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7.
下列语句中能够准确概括出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所呈现的特点的是   (    )
A.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B.科技发展,成就辉煌
C.科技发展达到顶峰D.科技持续稳定发展
8.
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是   (   )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
9.
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
B.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
C.详细介绍药物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D.17世纪末传入日本和朝鲜
10.
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
①皇城
②宫城
③京城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11.
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该小说的作者是 (    )
A. 罗贯中 B. 曹雪芹 C. 施耐庵 D. 吴承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