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020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4)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在道路探索上有什么不同?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秧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候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反成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茂成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城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超越洋务运动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材料三中的建立“新体制”是指什么?简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3.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9题)

4.
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列诗词中,最能反映戚继光抗倭的决心的是
A.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B.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5.
“随着欧洲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各国都想通过航海获得更多黄金,荷兰在当时被称为海上霸主,海军实力可见一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海上强国,在和最后一个王朝的汉人交战中,节节败退,竟全军覆没。”这位“汉人”的功绩是
A.收复台湾
B.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C.打败噶尔丹,平定叛乱
D.七次下“西洋”
6.
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一部书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梦溪笔谈》
7.
“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能够充分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玄奘西游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
历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邓世昌黄海激战壮烈殉国④戚继光抗倭
A.④②①③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虽然1906-1911年发动的数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但革命的斗志却从未泯灭。这些革命起义有(  )
①萍浏醴起义 
②安庆起义 
③广西起义 
④黄花岗起义 
⑤武昌起义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10.
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②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③成功组织了国民党的责任内阁
④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
下图是***在纪念某历史事件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录。此事件应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万里长征
12.
开国大将粟裕曾写道: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回忆的是
A.1927年南昌起义
B.1927年八七会议
C.1927年秋收起义
D.1928年井冈山会师
13.
八年级(5)班同学要在暑假进行红色旅游,他们选好的目标是:两栋房子,一条船(红船),两个名城(南昌,延安),一座山。你认为“一座山”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4.
***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此时,中央工农红军(  )
A.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
B.粉碎敌人第五次反“围剿”
C.开始战略转移﹣﹣长征
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15.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侵略
16.
***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A.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17.
1924年1月孙中山写到:“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
A.创建了同盟会B.领导辛交革命C.进行国共合作D.进行国内战争
18.
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   )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19.
1915年底由蔡锷等人领导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历史事件是
A.立宪运动
B.“公车上书”
C.“二次革命”
D.护国运动
20.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21.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
B.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各占一半
C.有主权但不完整,有封建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
D.既是殖民地又是封建社会
22.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23.
2017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1周年,孙中山一生为改造我国耗尽毕生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
A.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C.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5.
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也大抵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材料表明某运动的开展(    )
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26.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
27.地球的昼夜温差比月球小,其原因正确的是(  )
28.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
A.康有为的上书B.曾国藩的奏折C.林则徐的文稿D.陈独秀的文章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很多企业都贪大求全,一有点小钱就不“安分守己—了,总是从自己所在的老本行跳到别的行业,以求多一条腿,多一条活路。虽然有些企业确实成功了,在不同的领域或行业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大多企业都以失败告终。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国企业缺少工匠精神,缺少精益求精的精神。而工匠精神所提倡的就是把自己所处的行业、所擅长的领域做到精、做到专,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寻求突破和长远的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应如何坚守“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很多企业都贪大求全,一有点小钱就不“安分守己—了,总是从自己所在的老本行跳到别的行业,以求多一条腿,多一条活路。虽然有些企业确实成功了,在不同的领域或行业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大多企业都以失败告终。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国企业缺少工匠精神,缺少精益求精的精神。而工匠精神所提倡的就是把自己所处的行业、所擅长的领域做到精、做到专,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寻求突破和长远的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应如何坚守“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

31.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32.
《***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