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2题)
1.
2010年11月12日精美绝伦的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岛进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加了开幕式,体现了“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理念。开幕式上燃放的焰火令人震撼,魅力无穷。(如右图)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同时人们也用火药制成各种焰火和鞭炮。我国古代用火药制作焰火始于()

A 西汉 B 秦朝 C 唐朝 D 宋元

A 西汉 B 秦朝 C 唐朝 D 宋元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党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如下图漫画),强调居民收入要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即“国强”“民富”。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历来把民生改善作为工作重点。下列事件体现了党和政府这一执政理念的有()
①建国初的土地改革 ②引导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③发动人民停产闹革命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⑥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A ①②③④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①建国初的土地改革 ②引导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③发动人民停产闹革命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⑥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A ①②③④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2.综合题- (共1题)
3.
阅读下列材料:(8分)

(链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十二五”规划为未来五年的中国勾勒出一幅科学发展、“国强”“民富”路线图。连线“十二五”规划,解读中国民生发展之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废除井田),开阡陌(重开田间小路),急耕(农耕)战(作战)之赏(奖励),虽非古道(前代做法),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称霸诸侯)。”(如下图一、图二)《韩非子?和氏》说: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图一废除井田图 图二耕织图
材料二:从1950年冬开始,党和政府有领导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财产、复查总结和动员生产等步骤。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领导土改运动。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到1952年底,3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如下图)

图三漫画农民在看宣传文件 图四农民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材料三: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创举。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图为: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哪两项改革措施?从材料一来看,商鞅变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图三漫画中的“农民在看宣传文件”指的是什么文件?图四中“农民拔除地主立的界碑”有何历史意义?(2分)
(3)材料三中安徽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在1978年实行了“伟大的创举”,后来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最主要形式是什么?(1分)三则材料都涉及到了“分田”,其中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分田”有何本质不同?你认为我国制定十二五规划“强国富民”目标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3分)

(链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十二五”规划为未来五年的中国勾勒出一幅科学发展、“国强”“民富”路线图。连线“十二五”规划,解读中国民生发展之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废除井田),开阡陌(重开田间小路),急耕(农耕)战(作战)之赏(奖励),虽非古道(前代做法),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称霸诸侯)。”(如下图一、图二)《韩非子?和氏》说: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图一废除井田图 图二耕织图
材料二:从1950年冬开始,党和政府有领导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财产、复查总结和动员生产等步骤。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领导土改运动。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到1952年底,3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如下图)

图三漫画农民在看宣传文件 图四农民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材料三: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创举。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图为: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哪两项改革措施?从材料一来看,商鞅变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图三漫画中的“农民在看宣传文件”指的是什么文件?图四中“农民拔除地主立的界碑”有何历史意义?(2分)
(3)材料三中安徽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在1978年实行了“伟大的创举”,后来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最主要形式是什么?(1分)三则材料都涉及到了“分田”,其中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分田”有何本质不同?你认为我国制定十二五规划“强国富民”目标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3分)
3.选择题- (共3题)
5.
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为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关注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主要有( )
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设立新疆行省”
③ 西部大开发 ④ 土地改革
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设立新疆行省”
③ 西部大开发 ④ 土地改革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