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如图,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2分)他的重大贡献是什么?(2分)
(2)四大发明中与图二相关的发明是什么?(2分)该发明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请举例说明。(2分)
(3)综合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悟?(2分)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2分)他的重大贡献是什么?(2分)
(2)四大发明中与图二相关的发明是什么?(2分)该发明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请举例说明。(2分)
(3)综合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悟?(2分)
2.
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请认真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51年,世界第一次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召开。英国人建造了以钢和玻璃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水晶宫。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还有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材料二: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博会上,电话、双重发电机、冰库车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
材料三 :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世博会,也是历史上国际参展方最多的一届世博会。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材料一中的英国之所以能举办第一次世博会,是因为已经完成了什么革命?(2分)
(2)材料二中所列举的美国展品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
(3)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可以宣传我们自己的哪些科技成果,请举一例说明。(2分)
(4)上海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接洽的桥头堡,下列哪一事件不是在上海发生的( )(2分)
(5)围绕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请你为建设家乡的美好城市提出一条建议。(4分)
材料一:1851年,世界第一次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召开。英国人建造了以钢和玻璃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水晶宫。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还有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材料二: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博会上,电话、双重发电机、冰库车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
材料三 :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世博会,也是历史上国际参展方最多的一届世博会。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材料一中的英国之所以能举办第一次世博会,是因为已经完成了什么革命?(2分)
(2)材料二中所列举的美国展品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
(3)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可以宣传我们自己的哪些科技成果,请举一例说明。(2分)
(4)上海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接洽的桥头堡,下列哪一事件不是在上海发生的( )(2分)
A.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
B.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
C.五四运动开始爆发的地点 |
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 |
3.
材料一: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7个关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1号文件,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特别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摘自《人民网》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盛世局面,这主要得益于统治者对农民实行怎样的政策?(2分)
(2)建国初期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中央政府颁布了什么文件?距今多少年了?(2分)
(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农村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2分)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2分)之后,我们国家是怎样在农村进行改革的?(2分)
(5)今天我们国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在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你能举两例说明吗?(2分)
——摘自《人民网》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盛世局面,这主要得益于统治者对农民实行怎样的政策?(2分)
(2)建国初期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中央政府颁布了什么文件?距今多少年了?(2分)
(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农村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2分)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2分)之后,我们国家是怎样在农村进行改革的?(2分)
(5)今天我们国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在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你能举两例说明吗?(2分)
4.
如图,读图回答问题。

(1)最早密切世界各大陆之间的经济联系,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图一、图二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2分)分析这一趋势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3)在这一趋势中,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2分)
(4)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说明,为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应对这一趋势?(4分)

(1)最早密切世界各大陆之间的经济联系,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图一、图二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2分)分析这一趋势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3)在这一趋势中,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2分)
(4)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说明,为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应对这一趋势?(4分)
2.选择题- (共20题)
6.
某中外学生交流团游览北京。如果你以导游身份讲解当地名胜古迹,正确的讲解是( )
①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是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②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③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④北京大学是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一所百年名校
①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是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②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③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④北京大学是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一所百年名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7.
改革(变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变法)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内涵,下列有关对改革(变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②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消除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④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①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②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消除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④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8.
假如武汉市需要征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活动的方案,你认为这次活动的纪念大会选在哪一天举行最为合适( )
A.2010年10月10日 | B.2011年10月10日 |
C.2011年12月12日 | D.2012年1月1日 |
9.
2010年3月,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提出了“物价、房市、医疗、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你知道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A.李鸿章 | B.孙中山 | C.*** | D.邓小平 |
12.
下列情景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张之洞坐轮船到北京向光绪帝述职 |
B.慈禧太后对《申报》的某些报道甚为不满 |
C.慈禧太后逃离北京后打电报给李鸿章让其到北京同八国联军谈判 |
D.1912年孙中山在电影院欣赏彩色电影 |
13.
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促进西藏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修建青藏铁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4.
“民以食为天”出处于《汉书·郦食其传》。古人的“食”,多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之意,而世人更愿意诠释为“吃”。下列对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吃”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尚未彻底得到解决 |
B.吃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
C.绿色食品等营养科学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野菜、粗粮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
15.
看图 填写下边的画面是在哪个角度看到的。
①在{#blank#}1{#/blank#} ②在{#blank#}2{#/blank#} ③在{#blank#}3{#/blank#} ④在{#blank#}4{#/blank#}
16.
看图 填写下边的画面是在哪个角度看到的。
①在{#blank#}1{#/blank#} ②在{#blank#}2{#/blank#} ③在{#blank#}3{#/blank#} ④在{#blank#}4{#/blank#}
17.
看图 填写下边的画面是在哪个角度看到的。
①在{#blank#}1{#/blank#} ②在{#blank#}2{#/blank#} ③在{#blank#}3{#/blank#} ④在{#blank#}4{#/blank#}
18.
******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要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那么,把***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分别是在党的
A.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 B.中共八大、中共十三大 |
C.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 D.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
“求同存异” 目前已成为处理地区间、***在亚非国际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背景,判断下列对“求同存异”中“同”和“异”理解有误的一组是( )
A.“同”即都曾遭受列强的欺凌压迫; “异” 即政治制度不同 |
B.“同”即都希望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异” 即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不同 |
C.“同” 即都是面积小人口少的国家;“异” 即加入“北约”“华约”组织的选择不同 |
D.“同” 即都需要和平与安全的外部环境; “异” 即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不同 |
23.
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人口数比例的增长。据资料记载,1801﹣1831年的30年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的人口增长了两倍多。到183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英国城市人口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自然灾害严重 |
B.新航路的开辟 |
C.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的发展 |
D.工业革命的开展 |
24.
2008年以来,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2010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举行峰会进一步研究应对策略,许多国家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举措。下列最值得各国领导人借鉴的做法是()
A.林肯颁布《宅地法》 |
B.罗斯福实施新政 |
C.杜鲁门推行冷战政策 |
D.马歇尔倡导欧洲复兴计划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