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997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7

1.综合题(共4题)

1.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正案。宪法修正案的顺利通过,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党心和民心,集中体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的法律文件名称是什么?是哪一年由什么机构制定的?这部法律文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这部法律诞生之前代替它其作用的是哪部文件?
(2)材料二中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了权力分配的什么原则?其中总统享有什么权?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标志着苏联形成了什么样的体制?
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历史的灿烂星河中不断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和创新之星。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1)材料一是出自哪一历史事件所颁布的文件内容?材料中的法令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北语”、“正音”分别指什么?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材料四: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4)材料四中,1978—2012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速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的哪二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材料五“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六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5)材料五体现的是苏俄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6)材料六所说的“立法”指什么?材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7)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3.
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临近达林敦的路上有一个大斜坡,史蒂芬孙决定在这个地方试验火车头的速度,他发出警告清除道路,加快行进,速度达每小时十五英里(二十四公里)。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材料三2015年8月11日,生活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们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出来的生菜
——华龙网
材料四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材料一中史蒂芬孙的火车以什么作为动力?这时期出现同样动力的新交通工具还有什么?这一动力的广泛应用得益于谁的创新?
(2)材料二展示的成果各是哪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这两次科技革命分别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3)材料三体现出科学技术在哪两大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制定的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是什么?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二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
4.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材料一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材料二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材料三冷战结束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1)材料一中的“和约”是哪一次会议上签署的?这次会议有哪几个国家主宰?这次会议在我国引发了什么事件?这次会议和华盛顿会议共同构成了一战后怎样的国家新秩序?
(2)材料二出自哪一组织缔结的公约?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什么组织?由此形成的国际格局是什么?
(3)材料三中“冷战消失”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具有更加多元化”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一种趋势?在未来的世界格局形成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2.选择题(共19题)

5.
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女史箴图》B.《洛神赋图》C.《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
6.

海南的荔枝比主产区广东的荔枝提早15~20天上市,在价格上要高出广东5~6倍。出现这种价位差的主要原因是(   )

7.
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一位文学巨匠,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同时期的中国也有一位著名的戏剧家通过作品批判封建礼教。这两位分别是
A.莎士比亚关汉卿
B.索福克勒斯关汉卿
C.莎士比亚汤显祖
D.索福克勒斯汤显祖
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
9.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  )
A.中华民国成立B.同盟会的成立
C.国民党政权垮台D.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
10.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B.胡适──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1.
血染卢沟桥、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这些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A.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B.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
C.抗日游击队伍游击战
D.中国全民族抗战
12.
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3.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D.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4.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5.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可判断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D.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16.
虽然我国对南海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但今天南海230个岛屿中,有很多被周边其它国家占据着。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只有依靠强大的海军才能有效地保障航洋主权,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洋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福建海军
D.南海舰队
17.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日内瓦会议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18.
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嫦娥三号”发射成功B.“东方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D.“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日常用品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甲管中注入10 mL CH4,同温同压下乙管中注入50 mL Cl2,将乙管气体推入甲管中,气体在甲管中反应,试管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

20.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下列哪一国家的内湖
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D.拜占庭帝国
21.
但丁是文艺复兴先驱,他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体现了()
A.基督神学思想B.自然科学精神
C.封建伦理道德D.人文主义精神
22.
小张探究“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揭秘》
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
C.《“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
D.《美苏“冷战”始末》
23.
当美国人用 1 万美元买下一辆大众牌汽车时,3000 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700 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 美元付给广告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行业无序竞争B.美国汽车生产能力下降
C.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欧盟内部生产分工需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