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福建省泉州一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994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3/1/7

1.综合题(共5题)

1.
如图,回答新航路开辟的有关问题。

(1)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为什么要去海外探险?(2分)
(2)沿着图中哪一船队开辟的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2分)
(3)15—17世纪,欧洲冒险家在海外探险中必须携带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2分)
A.纸张B.活字印刷C.火药D.指南针
(4)印第安人说:哥伦布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欧洲人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先进文明带到那里,是一个有功之臣。对此,你如何评价?(4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材料二:“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如图

图1 黑船事件 图2 义务教育 图3日军攻占旅顺威海卫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哪一场改革?(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改革后,俄国农民依旧贫困。(2分)
(3)材料三中的图1、图2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场改革?(2分)
(4)材料三中的图3反映的是日本在改革后发动了对中国的哪场侵略战争呢? (2分)
(5)请你说说材料三中,尤其是图3的事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3.
1815年6月,拿破仑在滑铁卢被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从此退出了法国政治舞台。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波旁王朝的复辟。
错误:
理由:
4.
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美等欧美国家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错误:
理由:
5.
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问题:
(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 火药桶”的“ 火星”是( )(2分)
A.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B.萨拉热窝事件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三国同盟的形成
(2)如图,你如何评价图中人物的刺杀行为?(3分)

(3)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请你举例说明一战的性质。(2分)
(4)一战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参加一战的共有30多个国家,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请你以一战为例设计一句宣传标语,呼吁人们珍惜和平,远离战争。(2分)
(5)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以一战的爆发为例说明理由。(提示:从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来分析和阐述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3分)

2.判断题(共1题)

6.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轮船、火车、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创制,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错误:
理由:
  

3.选择题(共25题)

7.
十九世纪中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B.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8.
有人说16世纪的欧洲是“发现了世界,发现了人的时代”。其中“发现了人”是指(    )
A.文艺复兴运动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大革命
9.
就读四川大学历史系的张娟同学选择研究君主立宪制撰写毕业论文,下面四部文献中,她必须阅读的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民法典》
10.

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根本决定”应是(    )

11.
如图,颁布图1文献的机构是( )
A.国会B.三级会议C.制宪议会D.大陆会议
12.

法国汉学家汪得迈曾说:“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材料所评述的制度(    )

1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康熙)二十三年的首次南巡实为东巡,起因于清朝基本完成国家统一……致祭泰山象征着天命所归,颂清功业,接续了中国历史的大一统之治统,致祭孔子则表明接续了儒家的道统,同时也表明了治统所归。进一步证明清朝统治的政治合法性。

——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

材料二:康熙帝5岁开始学经。康熙八年,除掉鳌拜以后即令臣子开办经筵与日讲,深入学习儒家经典,至康熙二十五年结束,历时17年。儒家学说对康熙的治国理念和政治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

治国理念

政治行为

“故治理之方,不可不审也。其要在仁义而已矣。”

“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治。”

奖励垦荒、减免钱粮、赈灾济贫、军漕屯田、兴修水利、“更名田”

王道大一统

“朕为天下一统之主,务使四海之内,人民成获其所,一享太平。”

礼仪纲常

“治天下者,莫亟于正人心,厚风俗,其道在尚教化以先之。”

康熙九年十一月,礼部奉命颁布《圣谕十六条》内容为:“敦孝涕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

——以上据赵秉忠《康熙与儒家学说》整理

1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康熙)二十三年的首次南巡实为东巡,起因于清朝基本完成国家统一……致祭泰山象征着天命所归,颂清功业,接续了中国历史的大一统之治统,致祭孔子则表明接续了儒家的道统,同时也表明了治统所归。进一步证明清朝统治的政治合法性。

——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

材料二:康熙帝5岁开始学经。康熙八年,除掉鳌拜以后即令臣子开办经筵与日讲,深入学习儒家经典,至康熙二十五年结束,历时17年。儒家学说对康熙的治国理念和政治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

治国理念

政治行为

“故治理之方,不可不审也。其要在仁义而已矣。”

“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治。”

奖励垦荒、减免钱粮、赈灾济贫、军漕屯田、兴修水利、“更名田”

王道大一统

“朕为天下一统之主,务使四海之内,人民成获其所,一享太平。”

礼仪纲常

“治天下者,莫亟于正人心,厚风俗,其道在尚教化以先之。”

康熙九年十一月,礼部奉命颁布《圣谕十六条》内容为:“敦孝涕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

——以上据赵秉忠《康熙与儒家学说》整理

15.
因“沸水顶壶盖”的生活现象激发了人们的探索欲望,这一现象最终促成的发明使人类开始迈入(  )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汽车时代D.信息时代
16.
图2发明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 手”被解放出来,它是()
A.珍妮机B.蒸汽机
C.水力纺纱机D.飞梭
17.
《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   )
A.法国大革命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8.
在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取消大名地方统治权,打破封建割据局面的是( )
A.允许土地买卖B.废藩置县
C.殖产兴业D.文明开化
19.
如图是玻利维亚一广场上的雕像。雕像中的人物是曾先后 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的“拉丁美洲的解放者”。他是(    )
A.圣马丁B.克莱武
C.玻利瓦尔D.伊达尔哥
20.
有人这样比喻来形容殖民者“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描述了(  )
A.欧洲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B.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
C.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D.西班牙和葡萄牙贩卖黑奴
21.

张謇曾指出:“无工商则农困塞。……本对末而言,犹言原委,义有先后而无轻重。”“鄙人但望发展中国地利物产,供实业之用耳。”这一认识(    )

22.
1848年后,欧洲工人运动有了锐利思想武器的指导。这一思想武器是( )
A.理性主义B.自由主义C.马克思主义D.人文主义
23.

2016年6月,中国外长王毅在第四届世界和平论坛上谈及近期南海问题时指出,二战期间,日本侵占南沙群岛;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等国际条约依法、公开地收复了南沙群岛,“中国和美国当时是盟友,中国军队当时是坐着美国的军舰收复南沙群岛的,这一点美国朋友应该非常清楚。”王毅谈话的主要意图是(    )

24.

2016年6月,中国外长王毅在第四届世界和平论坛上谈及近期南海问题时指出,二战期间,日本侵占南沙群岛;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等国际条约依法、公开地收复了南沙群岛,“中国和美国当时是盟友,中国军队当时是坐着美国的军舰收复南沙群岛的,这一点美国朋友应该非常清楚。”王毅谈话的主要意图是(    )

25.
如图,图3人物就任美国总统后,再次重申了美国《反联邦脱离法》的精神。这表明南北战争中,北方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国家独立B.维护国家统一
C.消除种族歧视D.发展资本主义
2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缔约结盟的狂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洲大陆最具竞争力的大国是德、法、俄三国
B.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是巴尔干地区
C.美德的崛起迫使英国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组成“三国协约”
D.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组成了由德国控制的“三国同盟”
27.
17-18世纪,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蓬勃兴起。图人物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他
A.骂教皇是“两足禽兽”B.主张以人权反对神权
C.最重要的思想是“三权分立”学说D.提出了社会契约论
28.

2017年6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发展经济,宣布退出保护全球气候的《巴黎协定》。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写道:“……,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    )

29.下列函数中,y与x的反比例函数是(   )
30.
20世纪某位科学家在物理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与其有关的成就是( )
A.创立生物进化学说B.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C.发现万有引力定律D.提出相对论
3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反战和平思想源远流长。作为一种系统的思想,它最早出现在基督教教义之中,“荣耀归于上帝,和平属于世人。”战争没有正义与不正义的区分,一切战争都应该遭到反对和否弃。20世纪40年代末,受到人们对二战的痛苦记忆以及对和平的深切渴望的直接影响,召开世界和平大会,开展和平签名运动,发布和平宣言等来进行反战运动。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越南战争,美国对越南的步步卷入和不断升级,人员伤亡数字的持续上升,以及民众对越南战争正义性的怀疑,引起了美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强烈不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核和平运动在西欧各国蓬勃展开。但是由于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刚性特征以及民主政治过程的内生属性,其实际效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就决定了这场以反战和平运动为斗争主体的和平的革命仅仅是一场作用有限的革命,它难以将永久实现世界和平的终极目标推向深入。

——摘编自刘宏松《当代反战和平运动浅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