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一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到1900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
材料三:(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材料四:《机器时代的享受》,它描写了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5)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一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到1900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
——摘自《美国史新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劳动力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三:(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摘自《全球通史》
(3)材料三反映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呈现怎样的特点?试列举一例美国人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事例。材料四:《机器时代的享受》,它描写了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自《文明的力量》
(4)根据材料四,概括工业化进程给英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5)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2.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南北战争主要从哪些方面巩固了美国资产阶级统治?
(2)俄国通过什么事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什么局限性?
(3)亚洲哪个国家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它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过程中,经济方面的重大举措有哪些?
(4)资本主义在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带有野蛮型和掠夺性。请你举出这一时期发生在中国的一个典型事例。美俄日三国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19题)
4.
学习历史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下列事件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B.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
C.抗日战争﹣﹣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D.九一八事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6.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7.We arrived at the park in early morning.(对划线部分提问)
{#blank#}1{#/blank#} {#blank#}2{#/blank#}you{#blank#}3{#/blank#}at the park?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C.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D.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9.
彭德怀曾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有力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解放战争的胜利 |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13.
面对诸侯争霸、社会矛盾尖锐的现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同一时期一位先哲主张因果报应,劝人向善、参禅悟道、脱离苦海、普渡众生、到达极乐。据此可知这位先哲生活在
A.古中国 |
B.古罗马 |
C.古埃及 |
D.古印度 |
14.
迄今己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来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 B.《十二铜表法》 |
C.《查士丁尼法典》 | D.《1787年宪法》 |
16.
1640年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英国和法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 )
A.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
B.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
C.世界由封闭走向整体 |
D.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
17.
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
A.一战开始标志:萨拉热窝事件 |
B.一战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 |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
D.二战结束标志:日本签署投降书 |
19.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个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填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
A.资产阶级民主的倡导者 |
B.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
C.法国巴黎公社的建立者 |
D.英国宪章运动的领导者 |
20.
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C.综合国力大小 | D.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