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届初中学业水平历史一轮模拟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982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31

1.综合题(共2题)

1.
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见证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程,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因顽固派提出火车“烟伤禾稼,震动陵寝”,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顺舆情”……而不得不缩短铁路,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并由骡马牵引车辆。

——摘编自郝瀛《中国铁路建设》

材料二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
在《建国方略》(写于1917—1919年)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

材料三 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四十年来我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蒸汽机车到电力机车。四十年来,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高铁运营里程从零到世界第一。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长到2017年底的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路网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摘自郑长毅《改革开放40年,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

(1)唐胥铁路是近代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铁路是哪一运动的产物?材料反映该运动受到哪些阻力?
(2)材料二中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的出发点是什么?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主张修筑“高原铁路系统”的原因是什么?修筑“高原铁路系统”体现了三民主义中哪一思想?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世界首台蒸汽机车诞生于哪一国家?促进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中国铁路变迁给我们什么启示?
2.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二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三  “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最终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

——1993年西欧主要国家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材料四 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国际局势的出现与哪两次国际会议有关?并说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的“联盟”是指哪一国际组织?该组织对二战后国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4)根据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请列举一个在维护当今世界和平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国际组织。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2.选择题(共19题)

3.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
4.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
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
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
C.军机大臣在皇上心目中没有地位
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
5.
***曾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②从荷兰手中收回宝岛台湾
③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④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
“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描绘出一个共和国的前景,突出从劳工运动、实业建设、铁路计划等各个角度阐述和鼓吹社会主义。这里的“社会主义”实质是他的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8.
以下历史事件,其中命名方式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维新运动
B.甲午战争
C.戊戌政变
D.辛亥革命
9.
历史学者徐中约曾说“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的是(  )
A.工业技术B.有用的政治体制
C.对外开放思想D.民主共和思想
10.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
A.厦门B.福州C.上海D.广州
11.
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2.
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项目
年份和增长率
原煤(万吨)
钢(万吨)
布(亿米)
粮(万吨)
1952年
6649
135
38.3
16392
1957的
13000
535
50.5
19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13.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一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这段话描述的是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C.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14.
1997年6月,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在《自度曲》中写道:“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他赞美的是
A.开国大典
B.“九二共识”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15.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
16.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在下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机构是
A.四百人议事会
B.元老院
C.参议院
D.公民大会
17.
1889年,广东某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18.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A.石油已经成为当时最主要动力能源
B.城市日益喧杂和拥挤
C.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D.第二次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风气
19.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B.世界市场初步建立
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D.经济活动取代了战争
20.
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齐聚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上述文字的构成是(  )
A.历史结论和史料实证B.历史叙述和历史观点
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D.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21.
2019年1月15日,英国议会下院以432票反对、202票支持否决英国政府与欧盟此前达成的“脱欧”协议。英国脱欧被视为2016年以来重大国际事件,主要是因为它影响(  )
A.经济工业化B.世界格局多极化
C.文化科学化D.全球经济一体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