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文明。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将上述遗产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均写出图片字母代号即可)
(2)选择一处文化遗产解读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设立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

(1)请将上述遗产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均写出图片字母代号即可)
(2)选择一处文化遗产解读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设立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
2.
(6分)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一书中以“外事之刺激”和“中国的反应”来分析近代前期中国的变化。阅读下表内容,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各序号所表示的历史事件。(4分)
① ②
③ ④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事件①和③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2分)
“外事之刺激” | “中国的反应” | ||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 1842年 | 南京条约 | “清政府虽战败而无意改革,对不平等条约反应少。” |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 19世纪60至90年代 | ①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保卫传统体制,在造船制炮等方面吸收西方科技。” |
② | 1898年 | 戊戌变法 | “企图君主立宪,创制新法律,编制预算,改革教育。” |
八国联军侵华 | 1911年 | ③ | “否定两千年来的政治体系。” |
④将中国的主权任意宰割。 | 1919年 | 五四运动 | “知识阶级全部革面洗心,改革及于文化与思想。” |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各序号所表示的历史事件。(4分)
① ②
③ ④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事件①和③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2分)
3.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南方传来洋炮的轰鸣,震撼了宫廷的座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从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近代化的变革一直没有停止,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社会转型,但发展相当缓慢。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在《请厉工艺奖创新折》中,建议将中国“定为工国”,“成大工厂以兴实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崇尚通过发展实定来振兴中国,因而形成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1)阅读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艰难起步的这次改革是什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产生什么重大影响?“南方传来洋炮的轰鸣”指什么事件?(3分)
(2)请用史实证明“从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近代化的变革一直没有停止”。(1分)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是谁?请写出一位。(1分)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材料一早在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南方传来洋炮的轰鸣,震撼了宫廷的座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从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近代化的变革一直没有停止,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社会转型,但发展相当缓慢。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在《请厉工艺奖创新折》中,建议将中国“定为工国”,“成大工厂以兴实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崇尚通过发展实定来振兴中国,因而形成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1)阅读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艰难起步的这次改革是什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产生什么重大影响?“南方传来洋炮的轰鸣”指什么事件?(3分)
(2)请用史实证明“从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近代化的变革一直没有停止”。(1分)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是谁?请写出一位。(1分)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4.
( 6 分)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492 年,哥伦布率船队到达美洲
1601 年,莎士比亚发表《哈姆雷特》
1620 年,“五月花号”驶离英国,第一批英国移民来到美洲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
1785 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 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建立了广大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 1 ) 17 世纪,英国率先到达了新时代的入口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以上材料中可以反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的史实是哪些? ( 1 分)
( 2 ) “工业革命与政治革命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历史发展的两大推动力”,结合以上大事年表中的有关事例对此论断做解释和说明。( 2 分)
( 3 )大事年表中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对近代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史实是什么?结合史实给予论证(提示:分别从两个史实对近代世界产生哪些影响的角度思考作答, 2 分)
( 4 )该大事年表反映的历史主线是什么?〔 1 分)
1492 年,哥伦布率船队到达美洲
1601 年,莎士比亚发表《哈姆雷特》
1620 年,“五月花号”驶离英国,第一批英国移民来到美洲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
1785 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 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建立了广大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 1 ) 17 世纪,英国率先到达了新时代的入口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以上材料中可以反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的史实是哪些? ( 1 分)
( 2 ) “工业革命与政治革命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历史发展的两大推动力”,结合以上大事年表中的有关事例对此论断做解释和说明。( 2 分)
( 3 )大事年表中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对近代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史实是什么?结合史实给予论证(提示:分别从两个史实对近代世界产生哪些影响的角度思考作答, 2 分)
( 4 )该大事年表反映的历史主线是什么?〔 1 分)
2.选择题- (共16题)
5.
八年级某校学生制作了以下历史名人卡片,请找出对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姓名 | 林则徐 |
国籍 | A中国清朝晚期 | |
职业 | B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曾任湖广总督 | |
名言 |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 |
成就 | D领导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者 |
A.A |
B.B |
C.C |
D.D |
6.
为迎接2014年南京举办世界青年奥运会,某中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有关的网页,请您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解说词,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③南京大屠杀,反映了德国法西斯残暴本性
④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国民政府的垮台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③南京大屠杀,反映了德国法西斯残暴本性
④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国民政府的垮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7.
站在世界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结合所学请指出,能够反映中国在近代化探索学习中开启民主化先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8.
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
B.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
D.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
11.
下图是一当代学者对五四运动提出的观点。“第一次历史巨变” “第二次历史巨变”分别指


A.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 |
B.鸦片战争、新中国的成立 |
C.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 |
D.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 |
12.
***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对于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二年”指的是1947年 |
B.内线作战是解放战争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
C.防御是解放战争第一年的战略方针 |
D.转战陕北是第二阶段战略目标开始实施的标志 |
13.
中共中央发表的《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这一危险形势告诉我们:过去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新认识”“新政策”的空谈,不过是准备对于中国新进攻的烟幕。中国共产党早已向全国同胞指明了这一点,现在烟幕揭开了,这里“烟幕揭开”是指
A.北伐战争的开始 | B.九一八事变爆发 |
C.日全面侵华开始 | D.全面内战的爆发 |
14.
“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材料反映的我国民族工业发展
①与日本工厂的发展相互促进
②我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重重
③我国发展民族工业的条件便利充分
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帝国势力的阻碍
①与日本工厂的发展相互促进
②我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重重
③我国发展民族工业的条件便利充分
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帝国势力的阻碍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15.
某些年代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下列年代尺上所标注时间最能反映出的历史进程是


A.近代以来的屈辱与抗争 |
B.中国近代历史阶段划分 |
C.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制度的演变 |
D.近代化的探索过程 |
17.
汤因比在《文明经受着考验》中指出:“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方从中获得了好处,获得了比其他文明更为优秀的发展。”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A.使西班牙、葡萄牙获得了大量财富 |
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
C.使西方掌握了三角贸易的主导权 |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
18.
北京大学的钱乘旦教授这样评价英国:“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估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的这个世界……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而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以下各项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②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③建立了工厂制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①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②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③建立了工厂制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9.
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时 间 | 重大历史事件 |
1785 年 |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人使用 |
1840年前后 | 英国宪章运动 |
1848 年 | 马克思主义诞生 |
1850年前后 |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
1870年前后 |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
1871 年 | 巴黎公社革命 |
A.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
D.社会主义制度即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