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记载:“(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对于科举制的认识,说法不一,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上述关于科举制的观点。
(要求:选择一个观点展开评论即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在100字以内)(5分)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对于科举制的认识,说法不一,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上述关于科举制的观点。
(要求:选择一个观点展开评论即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在100字以内)(5分)
2.
人类通过航海认识未知的世界,我们通过航海家的活动认清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中的航海图回答:郑和远航最远到达哪里?新航路开辟航线图中A航线的开辟者到达哪里?(6分)
材料二: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材料三:在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三保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
(2)材料二、三中各地人民对航海家郑和、哥伦布出现截然不同的态度,请从两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和影响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态度?(6分)从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中的航海图回答:郑和远航最远到达哪里?新航路开辟航线图中A航线的开辟者到达哪里?(6分)
材料二: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材料三:在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三保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
(2)材料二、三中各地人民对航海家郑和、哥伦布出现截然不同的态度,请从两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和影响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态度?(6分)从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3.
美国是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它经历了排除障碍—— 走出危机——高速发展的过程, 成为当今世界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时,美国走向独立,领土大块大块地扩充,资本主义经济大步地发展;……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欧洲二、三百年完成的事,它在不到百年内便完成了。
——摘编自钱忠文《读美利坚》
(1)美国在18、19世纪发生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分别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清扫了哪些障碍?(4分)哪一次工业革命促使“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2分)请列举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项重大发明。(2分)
材料二 1933 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 “如果您成功的话, 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 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
——《大国崛起·美国》
(2)材料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3分)
材料三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示意图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经济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进入改革繁荣的新经济时代,这一时代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综观美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分)
材料一 18世纪时,美国走向独立,领土大块大块地扩充,资本主义经济大步地发展;……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欧洲二、三百年完成的事,它在不到百年内便完成了。
——摘编自钱忠文《读美利坚》
(1)美国在18、19世纪发生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分别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清扫了哪些障碍?(4分)哪一次工业革命促使“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2分)请列举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项重大发明。(2分)
材料二 1933 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 “如果您成功的话, 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 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
——《大国崛起·美国》
(2)材料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3分)
材料三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示意图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经济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进入改革繁荣的新经济时代,这一时代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综观美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分)
2.选择题- (共12题)
7.
奕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属于他们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
B.汉阳铁厂 |
C.湖北织布局 |
D.江南制造总局 |
9.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下列***诗词中诠释了下图定格的历史瞬间的是


A.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B.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
C.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D.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11.
图片见证历史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曾先后四次变革、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下四幅图片再现了这四次变革与调整的情节,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 ![]() | ![]() |
①人民公社好 | ②《土地改革法》受农民欢迎 | ③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 | 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②④①③ | D.④①②③ |
13.
《大国脚印》网友心中60年最具影响力的60件事评选中,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为1981年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而提出的 |
B.是邓小平的创造性构想 |
C.是为解决西藏、新疆等民族问题而提出的 |
D.为实现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
14.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100年后,欧洲大陆的法国颁布了另一部文献,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欧洲。这两部法律文献分别是
A.《权利法案》《人权宣言》 |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 |
C.《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 D.《权利法案》《民法典》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