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957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7/20

1.选择题(共9题)

1.
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该对联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的状况
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2.
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关于南京大屠杀公祭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显了中国对国家公祭日的极度重视,也昭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理念
B.是要人们记住和平来之不易,只有记住历史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C.时刻提醒着全世界人民和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D.公祭活动是国家、政府的事,与中学生关系不大
3.
1945年8月,山城重庆一片沸腾,一些民主人士称***等敢冒风险来重庆,是“弥天大勇”,“一身心系天下之安危”,这指的是什么事件()
A.抗日战争B.北伐战争
C.重庆谈判D.渡江战役
4.
(题文)蒋介石在某事件发生后,给张学良一封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日本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该事件应该是()
A.七七事变B.南京大屠杀
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
5.
1958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不久,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这充分反映了
A.平均主义和“共产”风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
B.国家发展经济毫无计划和目标
C.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制定出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D.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普遍愿望
6.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和印度交往中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合作共赢D.不结盟政策
7.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其主要的意义有()
A.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B.极大的提高了军事实力,可以向国外反华势力进行炫耀
C.有了充当“国际警察”的资本,可以随意干涉别国内政
D.为发动新的世界大战最好了准备
8.
(题文)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这种革命性的变化得益于()
A.蒸汽机的广泛运用B.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C.火车机车的发明D.电力的广泛运用
9.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的发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