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946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3

1.综合题(共3题)

1.
北京,这座千年古都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与抗争)

材料一


(1)图一这片废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什么侵略军留下的?图二使馆界是根据哪一不平等条约划定的?图三事件为哪一运动拉开了序幕?图四反映的是发生在1919年的什么爱国运动中的斗争?
(独立与解放)

材料二


(2)图五事变的发生标志着哪一场战争的开始?图六解放战争中北平以何种方式获得解放?
(发展与腾飞)

材料三 从***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起,千年古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1972年,当一架美国飞机跨越太平洋飞抵北京上空,中美关系便揭开了新的一页。……1978年,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在北京召开,十年动乱之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从此结束,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由此拉开。……2008年的奥运圣火让北京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发展中的北京》

(3)***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哪一天?材料三中乘坐飞机来到中国的美国总统是谁?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是党的什么会议?
(思考与总结)
(4)北京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的变化,从北京城的荣辱兴衰中你获得了哪些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益的启示?
2.
综合探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世界篇)

材料一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1)上述材料表明,在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什么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世界近现代史》

(2)20世纪90年代,美国步入什么时代?这主要利益于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中国篇)

材料三(见下图)


(3)据材料三,指出图中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4)当时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的状况?
(综合篇)
(5)综上所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3.
中、俄、美三国作为世界上举重轻重的大国,他们的“改革”不仅为全球所关注,而且必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6年来,我们在经济方面保持经济的大幅增长……我们一直想重振俄罗斯的雄风,让俄罗斯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够得到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地位。

﹣﹣2012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职演讲

材料二:我们知道,我们已然陈旧的程序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应用新理念和新技术重塑我们的政府……这意味着变革。

﹣﹣2013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讲

材料三: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我们要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

﹣﹣2013年3月17日中国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1)根据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60年后,俄国为走向社会主义强国又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其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曾“应用新理念”帮助美国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严重的危机。这一“新理念”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改革的困难在于必须“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这一点在我国先秦时期“商鞅变法”中就有明显体现,请从其改革措施中试举一例。“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苏联时期哪一政治经济体制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4)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最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具体是指什么?
(5)中、美、俄三国不仅注重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举一个历史上三国合作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例。

2.连线题(共1题)

4.

金字塔   两河流域   古代埃及
种姓制度   尼罗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恒河流域   古代印度

3.选择题(共16题)

5.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
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D.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6.
工程和建筑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图1唐朝时李春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之一
B.图2是隋朝开凿的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图3是明朝为了防御匈奴而修建的城防工程
D.图4是清朝时开始营建的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7.
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   )
A.明朝时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
B.明朝时的京官很悲观
C.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
D.明朝君权空前加强,形成了对百官的极大震慑
8.I like milk and I always have        for breakfast.
9.
下列几组对应的历史事件中,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香港、澳门回归
B.推恩令的施行﹣﹣加强中央集权
C.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爆发
10.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
A.七七事变爆发
B.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
C.中共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1.
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人民教育出版社B.商务印书馆
C.大同书局D.人民文学出版社
12.
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此书的译著者是
A.魏源
B.严复
C.曾国藩
D.梁启超
13.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一国两制
14.
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
A.
B.
C.
D.
15.
在雅典人看来,在平等公民组成的城邦中,以一人高高凌驾于全邦人民之上是不合乎自然的。如果某行政官权势太大,就可能危害国家,公民就可以在每年举行一次的秘密投票中把他驱逐出境。这种放逐法类似于现代的(  )
A.弹劾B.监察C.任免D.制衡
16.
人们盛赞法国人对世界法制的贡献,而法国人却真诚地坦言:“我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对该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
A.罗马法首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B.罗马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源泉
17.
《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体现了(  )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B.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君主专制
D.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18.
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
A.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B.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C.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D.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19.
2016年6月23日,英国进行“脱欧”公投,结果英国脱离欧盟。有分析认为英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和贸易上,双方相互依存度极高,政治上相互帮衬。英国脱离欧盟,势必导致双方利益受损,由此可见当时英国加入欧盟的目的(  )
A.寻求外交和国家安全
B.引进科学技术
C.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
D.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20.
《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连线题:(1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