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946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5

1.综合题(共1题)

1.
综合探究。古今中外的改革,都是从解决社会矛盾出发,理顺社会关系,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
材料三:苏联赫鲁晓夫时期(1953年-1964年)的改革,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理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
材料四: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2)从土地政策方面分析,导致“民以殷盛”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3)“孝公用商鞅之法”表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二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
(5)明治维新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材料三中,赫鲁晓夫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其改革针对的是哪一模式的弊端?
(7)这一时期,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8)根据材料四,我国城市改革侧重的是什么?
(9)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比较两国的改革在具体措施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选择题(共16题)

2.
柳诒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得书易,则读书者不甚爱惜。”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术的发展B.科举制度完善C.造纸术有突破D.图书成为商品
3.
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规定由政府特许机构统一经营管理贸易,这个机构是(    )
A. 市舶司 B. 广州十三行
C. 宣政院 D. 都护府
4.
《庚申英夷入寇大变记略》(1860年)记载,“夷人领马队闯人海淀……放火将园门烧毁,树木朝房,皆成灰烬。”这里的“大变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侵华
5.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6.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这段话说明洋务运动
A.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C.建立新式海陆军
D.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7.
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一组织”是
A.中国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光复会
8.
从“大革命失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等一组关键词中,可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黄埔军校创办
B.井冈山会师
C.南昌起义
D.三湾改编
9.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A.四渡赤水
B.飞夺泸定桥
C.三大主力会师
D.遵义会议的召开
10.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充分反映学生爱国精神的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南昌起义
11.
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三军过后尽开颜”
D.“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12.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3.
下表为某战役主要战绩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该战役是(   )
指挥者
战役时间
死伤俘日伪人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战斗次数
彭德怀
3个半月
40000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1800多次
 
A.贺胜桥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上甘岭战役
14.
1956年,全国96.39%的农户加了农业合作社,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99%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该材料表明我国
A.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5.
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这表明美国的独立战争是
A.民族解放战争
B.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反封建专制的战争
16.
记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第六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的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它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根据材料判断这个‘重要的分水岭’的含义是(  )
A.世界各个地区从相互隔绝、孤立发展到连接成一个整体
B.锤炼了欧洲人敢于胃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C.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
D.人类历史开始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17.
有一部作品,它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恩格斯把它的创作者称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部作品是( )
A.《罗密欧和朱丽叶》B.《最后的晚餐》
C.《复活》D.《神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