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政权建设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古今中外莫不重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那闪光的大旗面前,大清龙旗显得那么古旧;在近代资产阶级议会面前,军机处已显得那么落伍。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请回答:
(1)古代雅典在谁当政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与雅典相比,秦朝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2)《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所宣传的共同思想观点是什么?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通过哪一革命实践试图建立这样的国家?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至为完美的国家"不能实现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4)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最早提倡“法治”?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举措体现了材料四作者的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那闪光的大旗面前,大清龙旗显得那么古旧;在近代资产阶级议会面前,军机处已显得那么落伍。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请回答:
(1)古代雅典在谁当政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与雅典相比,秦朝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2)《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所宣传的共同思想观点是什么?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通过哪一革命实践试图建立这样的国家?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至为完美的国家"不能实现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4)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最早提倡“法治”?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举措体现了材料四作者的观点?
2.
机遇稍纵即逝,放眼世界今天很多***马哈蒂尔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
(5)材料五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中国抓住这次世界经济发展的机遇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5)材料五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中国抓住这次世界经济发展的机遇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3.
工业化是近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化进程充满艰难曲折,带来无限生机,也带来一些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年一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41.3家,1916—1920年达到年均124.6家。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材料三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四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

材料一 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年一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41.3家,1916—1920年达到年均124.6家。
——高中历史必修二
(1)材料一主要说明了什么?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家拥有的生产资料创造性地使用了什么政策?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项目 | 钢(万吨) | 煤炭(万吨) | 棉织物(亿米) | 谷物(万吨) |
1928年 | 430 | 3550 | 26.78 | 7300 |
1940年 | 1830 | 16600 | 39.54 | 9550 |
增幅(%) | 326 | 368 | 48 | 31 |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材料三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3)为改变材料三中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为迅速实现工业化,我们党曾急于求成,走了弯路。如图所示是新中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宣传?材料四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4)举出苏俄的一个事例来论证“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南方谈话的内容与中共十四大哪一重大决定相一致?
2.选择题- (共15题)
5.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 B.元朝时,设宣政院管理藏族事务 |
C.明朝时,设台湾府管辖台湾岛 | D.清朝时,设置伊犁将军,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
8.
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大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
A.郑成功 | B.郑和 | C.戚继光 | D.康熙帝 |
9.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0.
在抗日战争的一次战役中,参战官兵与群众提出了“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座水塔,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条铁轨,不留一根电线杆,彻底破坏路基”的战斗口号,就此推测该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 B.台儿庄战役 | C.平型关大捷 | D.百团大战 |
12.
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
A.经济特区 | B.特别行政区 |
C.民族自治区 | D.沿海经济开放区 |
13.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 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B.《中美联合公报》签署并发表 |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5.
(题文)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山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源于( )
A.“光荣革命”的胜利 | B.工业革命的进行 |
C.《权利法案》的颁布 | D.实现国家真正独立 |
17.
今天,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记录了二百多年前法国革命理想的文件,它被历史学家称为“新制度的准生证书”。与该文件的内容相符的是( )
A.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 B.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
C.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 D.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