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937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6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有人说:“……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请结合明清时期的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简析“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
(2)请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不成立的理由。
(3)请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材料三中“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选自《伟大胜利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杭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主题展览简介》

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一条信息,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史实清楚,逻辑性强)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欧洲人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中最早到达新大陆的是哪条航线(只填写图中序号即可)。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电灯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分别是什么,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项目
1970年
1992年
32个
108
279
21个
3129
22185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材料四 世贸组织的运行是基于规则而非强权。世贸组织无意使所有成员完全平等,但却在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其决策机制有效地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世贸组织概述》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迄今为止已有多少年?并简析世贸组织的历史作用。
4.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新中国的工厂工资改革延续了东北解放区公营企业从苏联搬来并最早开始推行的所谓八级工资制。和民国期间混乱的工薪制度的分等、分级不同,它在计算工资时首先按照行业技术的复杂程度和工人平均工作效率,由高到低划分八个工资等级,并制定工人技术标准,按照工人技术等级和工作好坏评定工资等级。由于标准明确化使得等级上升有了固定尺度,让一部分工人树立了“翻身”信心,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活水平。
为了体现产业之间的工资差别.各大区又确定了各产业的工资“等级”,产业所分类别越高,工资标准越高。根据国家要求,各区将重工业放在重要位置,将矿山、冶铁划为一类产业;机械制造、电力为其次;轻工、纺织则更低一些。政府实际是想改变民国时期产业的关系.体现了国家政策对产业工人水平施加的非经济力量。
——摘编自孙洁《1950年代工厂工资改革的利弊及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资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2.单选题(共16题)

5.
(题文)《十二铜表法》规定:为了防止被告人找托词故意不到法庭或暗中逃避,第四条规定“若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相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第九条规定“保证人应当担保诉讼当事人于受审时按时到庭”。这种规定
A.主要限制了平民的权利
B.程序公正结果不合理
C.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
D.保证审判顺利进行
6.
史学家杰弗·埃利说:“资产阶级的利益,用不同于自由主义的政治手段,也能够获得与确保,这必须以这个国家事实上与合法的资产阶级利益的相应实现相一致为条件……才用暴力方式创建起来的。”下列政治制度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B.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C.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D.德国君主立宪制
7.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体的确立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8.
1922~1923年中国社会婚姻状况调查表,影响表中自主订婚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类别
人数
其中自主订婚人数及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已婚者
395
21
5%
已婚者
130
20
15%
 
A.传统婚姻退出历史舞台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洗礼
C.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推动
9.
瞿秋白在《中国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中指出,中国革命”首先便是.土地革命。彻底的土地革命.才是真正的国民革命”。但他同时又指出,”城市之中这种工人的斗争不能胜利,乡村中农民的斗争就始终不能超出游击战争的限度而得到巩固的胜利.”这说明作者
A.仍没有完全突破城市中心论
B.强调中国革命中心问题要土地问题
C.已充分意识到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D.对中国国情有了非常明晰的认识
10.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在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里说的是
A. 鸦片故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11.
有人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马克思
A.改造空想社会主义
B.发表《共产党宣言》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D.指导十月革命
12.
(题文)赵朴初曾就中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作词《自度曲》:“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远虑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这首词是为下列哪一事件而作
A.开国大典
B.颁布第一部宪法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13.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
14.
1996年6月11日,《亚洲华尔街日报》刊文指出,这种援助以“隐蔽的形式使美国企业共同繁荣”,“使许多美国企业家富起来,有些欧洲工业却遭到劫掠”。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
A.出发点是美国的经济利益
B.使西欧各国迅速恢复了经济
C.使西欧各国受到美国控制
D.加剧了美苏冷战的紧张程度
15.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冷战”的“化石”仍然存在。属于“冷战”化石的是
A.北约
B.华约
C.欧盟
D.上海合作组织
16.
1998年,中、美、俄、日、欧等多边间有史以来首次全面达成建立“伙伴关系”的共识,这种战略伙伴关系将不仅体现在双边关系上,而且更多地反映在多边关系上,使大国间伙伴关系纵横交错,网状交织。这种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
A.是世界政治力量深刻调整的结果
B.说明了各国间意识形态冲突消失
C.使各国传统的联盟关系得以延续
D.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17.
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
A.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
C.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D.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
18.
据《江湾里志》记载:“自上海辟为租借地后,……农民以应供求起见,有舍棉,稻而改艺(种植蔬菜)者, 功虽倍,……获利倍蓰,本乡之东南部大郡都如是。”这说明当地
A.自然经济走向解体B.城市规模日益扩大
C.棉纺织业出现衰落D.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19.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反映了我国
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B.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
C.政府职能管理范围逐步缩小
D.积极融入全球化市场体系
20.
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这反映了古希腊
A.提倡民主排斥专制
B.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
C.注重法治反对人治
D.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

3.选择题(共1题)

21.

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