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谭嗣同在其著作《仁学》中指出: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的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材料三 科举考生看榜图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一说“秦政”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哪家思想? 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整齐全国上下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明朝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说说“君臣礼仪的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一 谭嗣同在其著作《仁学》中指出: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的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材料三 科举考生看榜图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一说“秦政”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哪家思想? 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整齐全国上下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明朝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说说“君臣礼仪的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2.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以此为话题进行回顾反思,请你参与探讨相关问题。
板块一:日出东方----开天辟地
材料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革命选择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板块二:星火燎原——革命发展
材料 1930年1月5日,***写信给予了答复,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信中***指出: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中国共产党如何点燃“星星之火”的?
板块三:进京赶考----谋划蓝图
材料 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3)上述材料是进京前***对他的战友讲出的一番话。他们“赶考”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试举20世纪50年代的两例说明。
板块四:伟大转折----举世瞩目
材料 ……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
——《我的一九七八》歌词
(4)“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次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板块五:天才设想----实现统一
材料 2015年7月1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外的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及酒会,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及各界代表约2500人将一同出席。
(5)香港的回归得益于哪一政策的提出?
板块一:日出东方----开天辟地
材料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革命选择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板块二:星火燎原——革命发展
材料 1930年1月5日,***写信给予了答复,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信中***指出: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中国共产党如何点燃“星星之火”的?
板块三:进京赶考----谋划蓝图
材料 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3)上述材料是进京前***对他的战友讲出的一番话。他们“赶考”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试举20世纪50年代的两例说明。
板块四:伟大转折----举世瞩目
材料 ……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
——《我的一九七八》歌词
(4)“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次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板块五:天才设想----实现统一
材料 2015年7月1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外的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及酒会,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及各界代表约2500人将一同出席。
(5)香港的回归得益于哪一政策的提出?
3.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结构图

材料二

(1)请将材料二中的四幅图片序号,填入材料一中相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2)材料二中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从中选出两个事件,分别说出每组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简要说明。
(3)根据材料二中与英国有关的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结构图

材料二

(1)请将材料二中的四幅图片序号,填入材料一中相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2)材料二中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从中选出两个事件,分别说出每组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简要说明。
(3)根据材料二中与英国有关的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2.选择题- (共13题)
4.
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 B.发明了火药 |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D.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
6.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则自有其成功之处。”材料肯定了戊戌变法( )
A.抵御了西方的侵略 |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用科学和民主促进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
7.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经典红歌,歌词中“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反映的是
A.红军长征到达目的地 | B.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
C.遵义会议召开 | D.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 |
8.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中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B.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
C.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陷 |
D.是日本对近代中国发动的第一次侵略战争 |
9.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
B.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
C.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
10.
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中外的惨案,但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这一事实。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
B.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D.历史著作的记述 |
11.
20世纪70年代,美国代表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的会议是指
A.上海APEC会议第四次高官会议 | B.万隆会议 | C.巴黎和会 | D.26届联合国大会 |
14.
“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里“新的、不同类型”是指
A.开创君主立宪制 | B.摆脱封建专制 |
C.摆脱殖民统治 | D.确立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