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二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孙中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秦皇”在哪一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样的政治制度?(2分)
(2)材料一中的“汉武”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3)元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新发展,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
(4)材料二出自谁之口?(1分)
(5)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1分)
(6)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完成孙中山先生的遗愿,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了哪一重大决策?(1分)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1分)
(7)19世纪中期,美国也面临着国家分裂,它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2分)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二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孙中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秦皇”在哪一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样的政治制度?(2分)
(2)材料一中的“汉武”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3)元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新发展,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
(4)材料二出自谁之口?(1分)
(5)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1分)
(6)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完成孙中山先生的遗愿,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了哪一重大决策?(1分)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1分)
(7)19世纪中期,美国也面临着国家分裂,它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2分)
2.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
(1)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日本统治者为学习中国某一朝代的先进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等采取了什么举措?受中国该朝代的影响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2分)
(2)近代日本与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一样,也曾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辱,日本是通过什么改革摆脱这种命运的?(1分)
材料二这场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869年,日本天皇就颁布一道“御笔信”,直言“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此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别制定《征讨清国策》,提出与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3)材料二中这场“战争”后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三

(4)据材料三图一回答,中国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5)材料三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材料四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极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日本核泄漏危机。日本大地震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做出反应:日本股市大跌,日元指数攀升,周边国家乃至欧美金融市场都受到波及,原油、黄金、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震荡。
(6)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1分)
材料一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
(1)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日本统治者为学习中国某一朝代的先进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等采取了什么举措?受中国该朝代的影响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2分)
(2)近代日本与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一样,也曾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辱,日本是通过什么改革摆脱这种命运的?(1分)
材料二这场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869年,日本天皇就颁布一道“御笔信”,直言“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此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别制定《征讨清国策》,提出与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3)材料二中这场“战争”后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三

(4)据材料三图一回答,中国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5)材料三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材料四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极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日本核泄漏危机。日本大地震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做出反应:日本股市大跌,日元指数攀升,周边国家乃至欧美金融市场都受到波及,原油、黄金、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震荡。
(6)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1分)
3.
(8分)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材料二


材料三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这是某同学在历史研究课上搜集到的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1分)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对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做一简要说明。(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2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材料二


材料三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这是某同学在历史研究课上搜集到的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1分)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对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做一简要说明。(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2分)
2.简答题- (共1题)
4.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过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科技所带来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三次工业革命相继把人类历史带入了什么时代?你能分别说出它们都有哪些成就吗?(各举2例)(6分)
(2)这些成就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1分)
(3)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尽量减少这些负面影响?(1分)
(1)三次工业革命相继把人类历史带入了什么时代?你能分别说出它们都有哪些成就吗?(各举2例)(6分)
(2)这些成就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1分)
(3)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尽量减少这些负面影响?(1分)
3.选择题- (共6题)
6.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局、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人启动的与第三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A.戊戌变法 | B.新文化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7.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 B.戊戌变法期间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解放故争期间 |
9.
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坦岛上矗立着一块双面碑, 一面的碑文是“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一世于此”,另一面是“殖民头子麦哲伦被击毙于此”。以下说法不确切的是( )
A.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
C.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封闭和孤立状态 |
D.导致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