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材料一: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当时先进的经济文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许多国家纷纷遣使到唐朝,与唐朝通商的国家多达70多个。清朝前期,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富”,不需要外洋货物,因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格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严格限制中国商民出海。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摘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2
(1)据材料一,历史上,向唐朝派出遣唐使最多的是哪个国家?清朝前期,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什么政策?
(2)据材料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
(3)据材料三可知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加入的国际或地区性经济组织有哪些?(任举一例)
2.综合题- (共1题)
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独立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6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所述问题,美国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3.选择题- (共13题)
A.张骞通西域 | B.哥伦布到达美洲 |
C.郑和下西洋 | D.麦哲伦环球航行 |
A.鸦片战争爆发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 |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
A.京师大学堂 |
B.北京大学 |
C.时务学堂 |
D.京师同文馆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 B.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
C.在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 |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B.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
C.刘邓挺进大别山 | D.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
A.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B.中共七大明确规定***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
①《权利法案》 ②《独立宣言》 ③《美国1787年宪法》 ④《人权宣言》
A.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④ |
A.新航路开辟 |
B.洋务运动 |
C.启蒙思想 |
D.马克思主义 |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