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三十九中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872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9

1.选择题(共19题)

1.
下图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1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

明太祖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度
2.
我们现在食用的粮食作物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是在何时从外国引进的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
某人是大明子民,请你从以下有关他生活的四个片断中选出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A.清早起来埋头苦读“四书”“五经”
B.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
C.中年时被授予左丞相一职
D.他的儿子被锦衣卫捉去拷问
4.
“以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此令出自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5.
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B.强调以家世背景作为选官的标准
C.唐朝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D.明朝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6.
原产于南美洲,明朝时传入我国的粮食作物有
①水稻
②粟
③玉米
④甘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明朝的东厂厂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有名的东厂掌印太监魏忠贤甚至有“九千岁”之称。这表明
A.东厂厂公只对皇帝负责
B.东厂是明朝的司法机关
C.东厂常用刑具有18套
D.东厂厂公导致明朝灭亡
8.
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实行削藩政策
②设立锦衣卫
③废丞相
④设东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
朱元璋是一位马上皇帝。下列皇帝中哪一位与朱元璋的称帝过程最相似
A.刘邦
B.杨广
C.李世民
D.赵匡胤
10.
明太祖朱元璋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下列不属于三司分管的是
A.民政
B.刑狱
C.军政
D.锦衣卫
11.
下列作物中哪些是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⑥葡萄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③⑤⑥
12.
下列有关科举制度词语中,在明朝时才可能出现的是(  )
A.武状元B.进士科C.殿试D.八股文
13.
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A.“四书”“五经”
B.唐诗
C.《资治通鉴》
D.宋词
14.
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15.
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
A.努尔哈赤B.朱元璋C.皇太极D.李世民
16.
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军机处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④
17.
顾炎武曾批评明朝一种制度“败坏人才”超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其矛头指向了
A.锦衣卫B.内阁C.六部D.八股文
18.
明太祖授权下列哪一机构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A.锦衣卫B.三司C.军机处D.六部
19.下列估测中,通常情况下最接近实际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