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临江中学2017届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历史试题(E)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862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7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五十年的总和。

材料二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凶险,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说:“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2.选择题(共11题)

2.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封建王朝,下列关于元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元朝的建立者是铁木真
B.元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才最终完成
C.元朝统一后实行行省制度管辖地方
D.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新疆地区事务
3.
魏源在《圣武记》中写道:“是时,朝廷已平三藩,定陇蜀,收台湾,和鄂(俄)罗斯,天下无事。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臣于朝,下诏亲征。”这里的“圣祖”是
A.汉武帝B.北魏孝文帝
C.元世祖D.康熙帝
4.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香港回归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5.名著阅读                                
6.名著阅读                                
7.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
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
A.伯里克利B.屋大维C.亚历山大D.穆罕默德
9.
以比较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亚历山大二世作为著名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推翻了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B.建立了资产阶级帝国,打击了封建势力
C.废除了农奴制度,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0.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这场 “感冒”引发了()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②罗斯福新政  ③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④亚非拉的奋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
“为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下列哪一事件最能证明这一结论?( )
A.三国协约的建立B.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两极格局的形成
12.
下侧材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 )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加大发展教育事业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接受外来的经济援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