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l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根据所学知识,1911年的“一道闪电”指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却又“黑暗依旧”? 1921年召开的什么会议给中国带来了曙光?
材料二 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材料二的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名称。这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一 有人说:l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根据所学知识,1911年的“一道闪电”指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却又“黑暗依旧”? 1921年召开的什么会议给中国带来了曙光?
材料二 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材料二的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名称。这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
材料二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中的思想?
材料三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被俘将领杨伯涛回忆;经过几十里的行程,……呈现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我当时就大为感慨,认为18军的最后败灭,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
——王骅书《中共华中工委史略》
(3)根据材料指出淮海战役获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此次战役期间进行的另一场战略决战是什么?
材料四 林肯的话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他说:“若没有黑人的支持,北方将无法取得胜利。”
——崔连仲等《世界通史》
(4)林肯政府当时颁布了什么法令获得了黑人的支持?材料中的“胜利”是指哪场战争的胜利?
材料五 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给苏维埃机关的信中写道: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
——人民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2)》
(5)苏俄新经济政策中的哪项具体措施解决了材料五中提到的问题?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
材料二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中的思想?
材料三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被俘将领杨伯涛回忆;经过几十里的行程,……呈现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我当时就大为感慨,认为18军的最后败灭,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
——王骅书《中共华中工委史略》
(3)根据材料指出淮海战役获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此次战役期间进行的另一场战略决战是什么?
材料四 林肯的话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他说:“若没有黑人的支持,北方将无法取得胜利。”
——崔连仲等《世界通史》
(4)林肯政府当时颁布了什么法令获得了黑人的支持?材料中的“胜利”是指哪场战争的胜利?
材料五 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给苏维埃机关的信中写道: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
——人民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2)》
(5)苏俄新经济政策中的哪项具体措施解决了材料五中提到的问题?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
2.选择题- (共12题)
4.
下列选项中表述均正确的是 ( )
①牛顿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②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③乾隆帝时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④《本草纲目》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①牛顿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②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③乾隆帝时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④《本草纲目》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6.
小华今年暑期准备参加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夏令营,请你为他选择一条最适合该主题的线路
A.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 B.瑞金---遵义---西安---吴起镇 |
C.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 D.上海---武汉---西安---会宁 |
7.
1954年,***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召开了中共八大 |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环渤海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 |
C.上海浦东开发区 |
D.海南经济特区 |
9.
对联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以下对联反映的事件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C.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
D.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跟来 |
10.
2015年5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广州落幕。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的力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为发展高新技术实施了
A. “五个一工程”
B. “五年计划”
C. “希望工程”
D. “863计划”
A. “五个一工程”
B. “五年计划”
C. “希望工程”
D. “863计划”
12.
《人权宣言》中说:“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殖民地已爆发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示范”。这里的“革命”和“新学说”分别指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文主义 | B.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 |
C.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 | D.美国独立战争—启蒙思想 |
13.
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
B.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
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
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