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859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8/18

1.综合题(共2题)

1.
从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到2016年“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国家的经济、社会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7月,初教5飞机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阶段跨入了制造阶段;1956年7月,载重量为4吨的解放牌卡车试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独立掌握汽车生产技术;1956年9月,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材料二 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后,中国的经济建设走了很多的弯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以重新起航。

(1)料一反映出我国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何意义?
(2)和政府的哪些举措分别导致了上图中的变化?
(3)材料二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以重新起航。”你是如何理解的?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进而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中这辆不用马拉的三轮车最初被别人嘲笑为“散发着臭气的怪物”,正是驾乘这辆车,一个叫贝尔塔的女人于1888年完成了100多公里的远程旅行,随后,她给丈夫发去电报:“车子经受住了考验,速申请慕尼黑博览会”。她的丈夫就是德国人卡尔•本茨。

材料三  到20世纪中后期,科技的发展使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但美苏两大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差距却逐渐拉大,最终苏联解体。于此同时,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缩小了同美国的差距。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也紧紧抓住这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增强本国的实力,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1)对比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纺织业的生产方式有什么变化?什么事件导致了这种变化?这一事件给东西方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这辆不用马拉的三轮车”是靠什么装置提供动力的?新科技的应用推动了德国的崛起,它的崛起却威胁到了世界的和平,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3)根据材料三分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国际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选择题(共13题)

3.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实行行省制度
4.
下列哪些措施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
①焚书坑儒     ②八股取士
③文字狱 ④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
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A.顽固派
B.维新派
C.洋务派
D.革命派
6.
某中学学生搜集到下列一组图片,可以归纳为哪一学习主题()
A.近代化的探索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国共关系的变化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7.
***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反映了当时共产党要走()
A.城市中心的道路B.国共合作的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统一战线的道路
8.
(题文)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二种梦想实现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香港回归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9.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一位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组图片配上的标题,最恰当的应该是
A.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10.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以下哪一项成就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
A.西藏和平解放
B.提出“一国两制”
C.香港、澳门回归
D.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11.
(题文)700年前,一个欧洲人这样说道:“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请问他可能生活在哪个时期?()
A.欧洲中世纪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在历史长河中掀起了滔天大浪,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比较英、俄的“滔天大浪”,最根本的不同之处是()
A.革命的推进方式不同B.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C.群众的参与程度不同D.建立的社会制度不同
13.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促使日本实现这种变化的是()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
C.1861年改革D.实行新经济政策
14.
与表格内容所对应的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类别
典型事例
典型人物
建国篇
独立战争

统一篇
美国内战

改革篇
实施新政

称霸篇
推行“冷战”政策

 
A.①罗斯福    ②华盛顿    ③林肯 ④杜鲁门
B.①罗斯福   ②林肯 ③华盛顿    ④杜鲁门
C.①华盛顿   ②杜鲁门    ③林肯 ④罗斯福
D.①华盛顿   ②林肯 ③罗斯福    ④杜鲁门
15.如图是实验室用的手摇发电机,把这台手摇发电机跟灯泡连接起来,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可以看到灯泡发光,用不同的速度摇动发电机的转轮,发现灯泡的亮度随之变化.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