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平原县第五中学九年级下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858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12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
(1)文中所指的满洲、台湾、澎湖列岛何时、因何被日本所占?
(2)日本何时归还上述地区?
(3)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什么创造性的构想?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
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958年夏秋之际,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的闯。
材料四: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1)材料一中列宁是通过什么措施来改正错误的?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了怎样的失误?这个失误类似于苏联什么发展模式?(3)根据材料三,我国开展了建设经济特区的试验。请说出广东省的几个经济特区?
(4)根据材料四,美国是如何解决经济危机的?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选择题(共9题)

3.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下列结束了长期的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西周 ②秦 ③北魏  ④隋  ⑤元  ⑥明
A.①④⑤B.②④⑤
C.②④⑥D.②③⑤
4.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A.割地B.赔款C.开设工厂D.设立使馆区
5.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中日关系指出“中日关系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面临着重要机遇,双方要共同努力来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有()
①火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南京大屠杀  ④九一八事变
A.①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
6.
近代以来,中国进入了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其中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争取民主共和而掀起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7.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局、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人启动的与第三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8.
小军对建国以来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整理如下,请帮他指出错误的一项()
A.民族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B.运用“一国两制”,我国已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
C.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
下列选项不符合雅典伯利克里当政时期社会状况的是()
A.文化发达
B.经济繁荣
C.教育兴盛
D.妇女、儿童都有权参政
10.
有人这样评价拿破仑: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卓越的,在污点中仍是庄严的,在罪恶中仍是雄才大略的。他这样评价他主要的原因是()
A.他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打击了反法同盟
B.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C.发动了对俄国的进攻
D.在莱比锡战争中,打败了俄国
11.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3.填空题(共1题)

12.
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主要查阅的著作是(  )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