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荆门市七年级下期期末质检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855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3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
(2)唐朝对完善科举制度做出了哪些贡献?
(3)材料二中,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为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简要分析。
材料一: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的画像。(下图)

材料二:“殖民者从澎湖逃出后,转而侵略台湾西南沿海一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族英雄是谁?他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从材料一中人物的历史功绩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情况?
(4)此后,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台湾的?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二:清军入关后,西藏佛教首领亲自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见,并修西黄寺供他居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友好关系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是在哪个朝代?
(3)清朝管理西藏采取了哪些措施?
4.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前后历时十余年,跋涉五万余里,历经千辛万苦。……又将其所见所闻,攥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材料二: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律,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后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描绘的两位唐朝文化使者是谁?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三中的“天朝”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3)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共8题)

5.
制度创新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制度创新开始于元朝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6.
《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
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造纸术
7.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B.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C.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D.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8.
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
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陆游
9.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垂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10.
下列农作物那些是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①玉米②甘薯③马铃薯④花生⑤向日葵⑥葡萄⑦西瓜
A.④⑤⑥⑦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③⑤⑤⑦
11.
某剧组拍摄电视剧《乾隆皇帝》,不能出现的场景是
A.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
B.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C.妥善安置回国的土尔扈特部
D.撤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12.
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A.元朝后期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D.清朝前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